“角色”一鍵切換,齊心守護抗疫防線。面對當前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新疆科技館展覽中心同志積極響應自治區科協黨組的號召,投身防疫一線,默默奉獻,奮戰在不同的崗位。他們在展覽中心是一名科技輔導員,穿上防護服就是一名合格的防疫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分發生活物資、開展環境消殺、組織核酸采集,他們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以實際行動服務社區居民。早晨八點,展覽中心開迪麗亞·買買提同志穿著密不透氣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科普活動中心積極響應自治區科協黨組的號召,第一時間將相關要求傳達給每名干部職工,動員大家結合實際情況,積極參與所在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在此期間,科普活動中心沙依拉、熱西旦等干部,克服困難,前往所在社區報到,密切配合社區人員,積極參與到大米、面粉、清油、蔬菜、雞蛋、肉類等居民生活物資裝卸工作中,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將物資分裝轉運至社區的各個小區,并將居民生活物資配送...
疫情在哪里,黨員干部就要戰斗在哪里。10月以來,自治區各單位的下沉干部迅速投入烏魯木齊市疫情防控工作。送藥送菜、清運垃圾、做環境消殺、疏導群眾情緒……他們奔波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盡心竭力解決群眾困難訴求,在戰疫一線砥礪初心使命。新疆科普雜志社積極響應烏魯木齊市疫情防控攻堅行動動員會精神,認真落實自治區科協黨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第一時間向全體干部職工發出倡議,動員下沉社區參與屬地疫情防控工作,目前...
“生活上有什么困難,及時給我們反映,我們會全力解決,在家里要做好消殺清潔,開窗通風、勤洗手,早上八點要做核酸,大家做好準備。”不管睡前還是早晨起床,盛凱都會在村民微信群里發上這樣的溫馨提示。盛凱正在給村民們做核酸。(安迪爾鄉 供圖)作為村里的防疫網格負責人,自治區科協駐民豐縣安迪爾鄉繁榮村“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員盛凱每天都會帶領10人小組的網格力量,摸排本村居民基本情況及近期返鄉人員行動軌跡,做到...
越是關鍵時刻,越能映照初心;越是危急關頭,越能檢驗忠誠。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戰大考,全疆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聞令而動、向險而行,在疫情防控斗爭中彰顯黨員本色、主動擔當作為,在抗疫一線凝聚起必勝力量。在自治區科協黨組的號召下,科技服務中心5名黨員干部先后下沉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工作,成為千千萬萬“小我”中的一員,“疫”往無前,用實際行動踐行責任與擔當。新組員到位11月19日深夜,王強家書房的燈還亮著,他正...
11月4日上午,新疆科普雜志社以視頻形式召開部門會議,傳達學習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對雜志社近期工作做出總結評價,同時結合科協黨組重點工作要求,安排部署了下一步工作計劃。會議指出,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主動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斗 ,持續立足主責主業,不斷完善提升各項業務工作水平,推動雜志社事業...
面對當前我區疫情防控嚴峻復雜形勢,自治區科協“訪惠聚”駐民豐縣安迪爾鄉工作隊在高度重視、積極配合鄉黨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一直以來高度關注基層教育和青少年健康成長,積極幫助學校做好線上教學期間的服務管理工作,發揮好工作隊、學校及家庭的聯動作用。一是加強宣傳教育。利用村級大喇叭、微信群和入戶走訪的方式,對在家的學生進行黨的二十大精神、線上教學重要性、疫情防控知識、網絡安全教育宣傳宣講,引導孩...
在新中國73歲生日來臨之際,為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群眾愛黨、愛國的熱情,9月26日,自治區科協駐民豐縣安迪爾鄉夏央村“訪惠聚”駐村工作隊攜手村干部、黨員等共同開展“迎國慶,掛國旗”活動,以行動祝愿偉大祖國生日快樂,繁榮昌盛!通過在農戶家門口、村中各營業門店、村委會小廣場等處懸掛國旗的方式,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和祝福,沿街房屋迎風飄揚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全村呈現出一片最美的“中國紅”,也映紅了村民們...
9月12日,自治區科協駐村工作隊臨時黨支部組織召開學習討論會。會上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自治區黨委十屆五次全會等內容,全體駐村工作隊員圍繞各自調研報告內容展開交流討論。自治區科協副主席、一級巡視員、“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總領隊、臨時黨支部書記海薩爾·夏班拜主持學習討論會。按照工作隊臨時黨支部年初時制定的學習任務,...
近期,我區多地多點發生本土聚集性疫情,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快、隱匿性強,疫情防控難度加大,嚴重影響我區人民群眾健康安全。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和錯綜復雜的防控形勢,新疆醫學會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充分發揮學會組織優勢、學科專業優勢、醫務人員專業作用,創新性的利用新媒體開展“大專家 進萬家”科普視頻專項行動,著力提升全區群眾個人防護意識與能力,緩解群眾焦慮和緊張情緒,協助解決封控期...
版權所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技術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文化傳播中心新ICP備1100175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