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關鍵時刻,越能映照初心;越是危急關頭,越能檢驗忠誠。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戰大考,全疆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聞令而動、向險而行,在疫情防控斗爭中彰顯黨員本色、主動擔當作為,在抗疫一線凝聚起必勝力量。在自治區科協黨組的號召下,科技服務中心5名黨員干部先后下沉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工作,成為千千萬萬“小我”中的一員,“疫”往無前,用實際行動踐行責任與擔當。

新組員到位
11月19日深夜,王強家書房的燈還亮著,他正通過視頻一遍遍反復學習核酸采集操作規范和防護要點,第二天早晨天還沒亮,他就加入到了核酸采集的工作當中。
接到防疫工作任務后,王強立即響應號召,成為自治區科協友誼社區防疫工作組的一員,和其他組員們一同開展核酸采集、保供物資轉運等工作。核酸采集工作往往在清晨或者凌晨進行,王強和組員們一個一個單元上門采集核酸樣本,穿著密閉不透氣的防護服跑上跑下,完成核酸采集任務時,全身早已濕透,但他卻一點也不感到疲憊,居民們一句“你們辛苦了”給了他繼續做好服務的動力。微信工作群時不時彈出“雞蛋和牛奶到了”“米面油和水果包到了”……的消息,有時卸完物資已經過了飯點,他們就簡單吃碗泡面,有時剛吃了兩口,新的工作任務又來了,忙碌的工作充實著工作組的每一分每一秒。
11月22日,按照工作安排,王強作為包聯干部負責一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他接到通知后迅速前往所包聯小區,與駐點工作人員了解人員情況、保供物資情況、群眾困難訴求等情況,為更好的開展工作打好基礎。“責任在肩,‘疫’不容辭,我將在戰‘疫’一線檢驗自我,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王強說。

我的超人媽媽
“每天,隔著家里的窗戶我都能看到一個被防護服包裹著的熟悉身影——我的超人媽媽,有時她搬著成箱成包的生活物資奔波于樓棟單元之間,有時拖著大袋小袋的垃圾穿梭在小區里,她還是我們小區的‘科普大喇叭’,給小區里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宣傳防疫科普知識,在我心目中,我的媽媽是無所不能的超人。”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的卡穆冉同學在《我為媽媽自豪》的作文里寫道。
我是黨員,我先上。當得知自己所居住的天山區和平路街道管委會東菜園子社區人手不足時,獨自帶著孩子封控在家的布海里且姆·吐爾遜安撫好孩子,主動報名成為了社區“黨員突擊隊”的一員。下沉后,根據社區工作安排,她負責1個樓棟4個單元36戶101人的核酸采集、物資配送、樓道消殺、垃圾清運等工作。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布海里且姆·吐爾遜打開微信看到家人朋友們一句句關心的話語,她總說:“我是黨員,我得多干一點,我相信通過我們和社區還有居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早日戰勝疫情”。

再次成為志愿者
此前,自治區科協響應自治區黨委號召,在高新區(新市區)鯉魚山街道府友路社區組建了志愿小分隊,李毅是志愿小分隊的一員,她和大家一起承擔了府友社區10個工作點40名工作人員的餐食供應任務和居民急需藥品采購配送工作。完成階段性工作后,李毅返回家中待命,當得知自己所居住的小區志愿者人手不足時,她主動申請再次成為了志愿者,配合社區開展核酸采集、物資配送、藥品采購和人員轉運等工作。
“認認真真干好每一項任務,方方面面服務好居民”是李毅為自己立下的工作準則。開展志愿工作的第二天,完成核酸采集工作已是凌晨2點多,得知小區內一名志愿者因故無法再為大家服務時,李毅主動接下了任務。這個單元的居民普遍年齡偏大,李毅在生活上更加關心關注他們,為他們采購生活物資、藥品等,常常通過打電話、聊微信及時了解老人的困難訴求、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講解防疫知識,嘮家常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努力照顧好每一位居民。

如今我也成為了你
劉志杰所居住的小區抗疫工作壓力較大,社區向居民們發布了志愿服務動員令,劉志杰響應號召,主動申請加入到志愿服務隊伍中。她主要負責小區保供物資配送工作,常年從事財務工作的她養成了分門別類的習慣,這讓物資配送工作高效有序的開展著。無論是在飯點還是在休息時間,無論是在清晨還是夜晚,只要有需要,劉志杰時刻待命,隨時準備出發。有時,為了盡快將物資送到居民手里,等不及推車空閑,她就將蔬菜包、水果包等大大小小的包抱在懷里向居民家奔去,雖然外面天氣已經很冷了,但幾趟跑下來已是大汗淋漓。
“自從成為了志愿者,我深切的體會到抗疫一線工作者有多么不容易,真正體會到‘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句話的含義,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一名戰士,這些負重前行的無名英雄們就在我的身邊,在他們的鼓舞下,我也加入到了志愿服務中,希望能夠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劉志杰說。

鄰居漂亮大姐姐
早上九點,迪麗拜爾·麥麥提穿上了防護服變身“大白”與同組的志愿者開始投入工作。“當當當……做核酸啦!”門開了,探出個小腦袋,乖巧的張開嘴巴配合核酸采集工作。雖然迪麗拜爾·麥麥提穿著防護服,小朋友還是認出了她,采完核酸害羞的躲在媽媽身后說:“她是三樓的漂亮大姐姐”。
在天山區紅雁街道香悅灣小區,迪麗拜爾·麥麥提和同組的志愿者為一棟樓兩個單元120戶居民服務,日常消殺、采集核酸、收垃圾、為居民送物資......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95后的她,小小的個頭總是有用不完的力氣。雖然每日身著防護服,寒風裹挾著憋悶侵襲而來,身體感到疲憊,但內心是充實的。結束一天的志愿工作,回家的路上,看到家家戶戶亮起的燈,聞到時不時飄出的飯菜香味,她不禁感慨:“這萬家燈火有千千萬萬勇于逆行的人們守護,這一切的辛苦都值得,我們必將迎來抗疫勝利的那一天”。
也許我們都只是蕓蕓眾生里的一粒小小塵埃,是浩瀚星河里微不足道的一顆星星,但星火微芒必將匯聚起必勝的力量,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疫情,冬日的暖陽昭示著勝利的曙光,勝利必將屬于我們!
責任編輯:桑格林 審核:王強
科學技術服務中心 阿特那依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