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青少年科普實踐基地2025年9月科學營于9月27日落幕。作為全國科普月的重要活動之一,本次科學營以“科技賦能成長,創新點亮未來”為主題,30名來自各中小學校的青少年參加,共同體驗了一場融合前沿科技體驗、科學實驗探究與科學家精神傳承的科普盛宴。
科學營自9月6日啟動,持續四周,每周六上午在巴州青少年科普實踐基地開展,吸引了庫爾勒市及周邊縣市的中小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覆蓋自然科學、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等多個領域,通過趣味講解、互動實驗、沉浸式體驗等形式,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與探索熱情。

在庫爾勒機場航空科普基地,營員們不僅學習到了機場跑道的設計原理、飛機起降的基本流程、不同類型飛機的構造特點,還在家長的陪伴下,坐上模擬駕駛艙,手握操縱桿,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嘗試“操控”飛機起飛、爬升、降落。
在“眾心向黨 自立自強 —— 黨領導下的科學家”主題展廳,通過歷史圖片、實物模型和互動問答,講述錢學森、鄧稼先等科學家的奮斗故事。營員們在科普員引導下,以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形式深入領會“愛國、創新、求實、奉獻”的科學家精神,并寫下自己的科學夢想卡片,集體放飛表達志向。
營員們通過觀看炫酷的科普秀表演和親身體驗科普實驗,感受頭發瞬間一根根豎了起來在空中輕輕飄動、微弱電流順著指尖傳遞的酥麻觸感。
在科學實驗實踐環節,營員們觀察“眼睛欺騙大腦”的有趣現象,親手制作“自動轉頭的恐龍”等模型,初步理解了“視覺暫留”“大腦認知偏差”等視錯覺背后的科學原理,在小小的心中種下了科學的種子。
結營儀式上,營員代表分享了參與感悟。來自庫爾勒市第一小學的劉欣雨表示:“通過親手完成科學 小實驗,我感受到科學不再是書本上的文字,而是可以觸摸、創造的現實。” 家長們普遍認為,科學營不僅提升了孩子的動手能力,更培養了他們對科學的持久興趣。
未來巴州科協將繼續深化青少年科普教育,結合本地產業特色開發特色課程,讓科學真正融入公眾生活,為巴州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曹琳哲
巴州科協 袁洪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