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閑時節人不閑,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圍繞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要求,新疆巴州和碩縣各鄉鎮、村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類技能培訓活動,各族農牧民群眾積極踴躍參加,學知識、學技術已經成為農牧民提高自身素質、創業致富的重要途徑。日前,和碩縣新塔熱鄉則格德恩阿茨村西梅種植地里非常熱鬧,新塔熱鄉邀請當地“西梅行家”范登義來到果園里,為村民詳細講解西梅管理的關鍵技術。...
連日來,吐魯番市科協聯合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組織林業、養殖專家和技術員深入基層廣泛開展第三十三屆“科技之冬”活動。本屆“科技之冬”活動時間為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底,吐魯番市科協利用農牧民冬閑時間,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分兩期進行。1月12日至18日,吐魯番市科協深入各區縣9個村(社區)開展了第一期“科技之冬”活動。活動以科技培訓為主,開展了鮮食葡萄生產技術、蔬菜...
1月24日,尉犁縣科協聯合縣應急管理局在古勒巴格鄉阿克齊開村科普館開展“科技之冬”主題防災減災科學知識普及和防范能力培訓活動。此次活動主要圍繞農村家庭安全用電、安全使用天然氣、預防火災、安全出行、農機安全使用、防震減災等方面做了深入細致地講解,對滅火器使用和家庭避險的基本技能進行了培訓,并現場發放應急救援手冊和預防一氧化碳等宣傳資料。從而進一步加強農村科普工作,不斷強化群眾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能力,提...
常說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但對于博斯騰湖的蘆葦來說,數九寒天才是真正的收獲季,眼下,農牧民變冬閑為冬忙,在千里冰封的湖面葦區采割拉運蘆葦。博斯騰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孕育著60萬畝蘆葦,是我國四大葦區之一,年蘆葦產量達20萬噸。博斯騰湖蘆葦全身是寶,葦葉可以包粽子,葦經可以制作蘆葦工藝畫,也可以防風固沙、葦根是天然的中草藥,還有凈化水質的作用。吐遜江·熱合曼說,他在博斯騰湖葦區采收蘆葦有20多年了...
賞北國風光,遇冰雪奇緣,冬游博湖正當時。眼下正值三九天,博湖縣博斯騰湖大河口景區的冰場內人頭攢動,人們盡情享受著冰上運動的樂趣。1月13日,在博斯騰湖冰面上,一場感受冰雪美景、體驗冰上爬犁、學習科普知識的“科普研學游”正在火熱進行,博湖縣把鄉村科普館的寒假科普小課堂“搬”進景區,讓老師和同學們在體驗各種冰上運動項目的同時,快樂學習 “冷知識”。當日,巴州科協舉辦的“2022迎新年巴州鄉村科普館農牧民技...
為了加強富蘊縣青少年創新思維教育培養,推動青少年科技活動蓬勃開展,切實增強青少年科技創新意識,1月24日,富蘊縣科協與青少年活動中心聯合舉辦了富蘊縣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今年的科技創新比賽共收到各中小學申報的各類作品共31個,其中“科幻畫”類作品19個、“科學創意”類作品12個,經過評委們的評選,共有13個作品入選。在現場,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老師化身“講解員”,對學員們的參賽作品進行展示介紹。舉辦此次青少年科...
寒冬時節,拜城縣第三十三屆“科技之冬”活動如火如荼展開,各村的農家書屋成了村里最熱鬧的地方之一,不少村民選擇在這里“充電”。在拜城縣亞吐爾鄉布吉尕村的農家書屋,這里的藏書十分豐富,每天都有許多村民前來閱讀,學習各類技術知識。該農家書屋配備了科技、生活、歷史文化、少兒等方面的書籍,以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農村全民閱讀,讓“農家書屋”成為鄉村振興的精神家園。村民熱依拉·沙吾提來農家書屋最喜歡看...
1月22日,拜城縣科協聯合縣委宣傳部舉辦“感黨恩開新局”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暨“學習強國學習達人”挑戰賽。來自拜城縣各系統、各鄉鎮黨(工)委、園區企業的選手參加了比賽。比賽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及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為主要內容,深入考察參賽選手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的理解和掌握。比賽分個人必答題、小組必答題、搶答題、即時對抗...
為豐富返鄉學生寒假生活,抓好對返鄉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讓他們度過一個豐富多彩、愉快安全的假期,近日,博湖縣本布圖鎮組織20余名返鄉大學生參觀鄉村科普館。科普館內,講解員向返鄉學生們全方位地講解了人與自然、公共安全、智慧生活、生態環保、地方特色等內容,現場體驗了VR眼鏡、遠程醫療,讓返鄉學生們充分感受到科技帶來的魅力。返鄉大學生張建說:“通過這次科普學習活動學到了很多知識,也拓寬了眼界。”返鄉大學生...
為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假期生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阜康市科協、阜康市第四中學聯合開展了科技館研學之旅活動。在阜康市科協、阜康市科技館的大力支持下,由學校三位老師和四位學生擔任本次科技館之旅的講解工作,在他們的帶領下,同學們對科技館宇宙與地球、人類與生命、人工智能AR、智能時代、自然與災害、公共科普教育等七個展區進行參觀,“零距離”感受科技的魅力。在參觀智能時代展區的過程中,當解說員周子君...
版權所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技術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文化傳播中心新ICP備1100175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