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庫爾勒市哈拉玉宮鄉中多尕村科普館開展主題為“鄰里共建 科普進村”的參觀活動。活動中,志愿者講解員向村民詳細的介紹種植和畜牧、人類的起源與進化、生命的孕育、地球的四季、龍卷風的形成、磁懸浮等科學知識和公共安全,衛生習慣等生活知識,讓村民在“試一試”“想一想”中享受一場“科技盛宴”。志愿者講解員古力米拉·吐爾遜說:“今天,我們通過志愿服務,把理論、文明、服務送給大家,同時也通過我們講解向村民...
2月24日,庫爾勒市科協聯合市第一人民醫院的8名專家到普惠鄉科普館開展健康知識講座暨便民惠民義診活動,受到了村民們的熱烈歡迎?;顒又?,普惠鄉中心衛生院的醫生們首先宣傳了中醫診療技術、防治結核病、包蟲病、精神病、艾滋病等相關知識,然后向大家演示了基本心肺復蘇應急救護知識,發放了宣傳手冊。專家們為村民測量血壓、檢測血糖、診斷治病、開具處方,并免費發放了相關藥品。村民帕提古麗·穆明激動地說:“年紀大了,不...
近期,庫爾勒市科協在樓蘭街道巴音社區為轄區青少年帶來了機器人創作科普公益課堂?;顒又校蠋熓紫葞ьI大家認識生活中的機器人,了解機器人的特征,引起孩子們對機器人的興趣。在講解之后,老師教大家動手組裝小型機器人,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培養了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綜合能力和協作能力。通過認真觀察機器人的構造,充分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孩子們相互協作,共同完成。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只只可愛的小機器人活...
近日,和布克賽爾鎮巴音西格日社區科普館建成并啟用,社區居民可足不出社區就能領略科技的魅力。巴音西格日社區科普館以安全知識、大眾科普、益智啟迪等為主要科普內容,是集信息化、智能化、互動化、趣味化為一體的社區科普館。館內擺放大小展品80余件,面積達100多平方米,隨著社區科普館的建成,社區科普設施得到了進一步完善,社區居民及周邊居民的業余科技文化生活也將更加豐富多彩。近年來,和布克賽爾縣科?協為不斷加強...
2月25日,拜城縣科協第五次代表大會召開。來自全縣的93名科技工作者代表歡聚一堂,共商發展大計,共繪美好藍圖。拜城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黨校校長、教育工委書記李艷彬出席會議并講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古麗拜克然木·艾則孜、縣政協副主席盧江林出席會議。阿克蘇地區科學技術協會發來賀信,對拜城縣近年來的發展和科協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并對今后五年的科協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會議強調,面對新時代、新形...
2月27日上午,阿克蘇市科協第六次代表大會在阿克蘇市綜合辦公區5號樓大禮堂開幕,來自市直各單位、各片區、鄉(鎮)、街道、學校、醫院以及基層協會等一線科技工作者71名代表參加大會。阿克地區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二級調研員王敬西,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黨校校長、教育黨工委書記陳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網信黨工委副書記依米然·白和提同志出席會議并分別作大會開幕式、閉幕式重要講話。本次代表大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
為提升農村人民群眾安全文明出行意識,倡導和教育農村群眾自覺養成“守法規知禮讓,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道路通行習慣,拜城縣科協聯合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啟動“美麗鄉村行”宣傳教育活動,持續推進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工作,織牢織密農村道路交通事故意識防控網。利用群眾在集市聚集的有利時機,“美麗鄉村行”義務宣傳員在人群密集處開展宣講,結合主題宣傳版面,講解交通安全出行注意事項,提升農村人民群眾安全文明出行...
初春時節,嚴冬的寒意尚未褪去,但在拜城縣康其鄉賽比墩村的蔬菜大棚里,辣子苗、豌豆苗、白菜苗、西紅柿苗長勢喜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賽比墩村蔬菜種植大棚是2020年拜城縣中央專項扶貧資金實施項目,項目共建設高標準蔬菜種植大棚6座,每座670平方米,補助資金278萬元,村民阿不力米提·依布拉音就是大棚項目的受益人之一。“以前沒有大棚的時候,家里地少,掙不了幾個錢,現在有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建起了蔬菜大棚,收入...
近日,新和縣排先拜巴扎鎮努爾巴格村“訪惠聚”工作隊利用冬閑時間,結合今冬明春“科技之冬”活動,邀請阿克蘇地區林業技術推廣中心專家為村民開展林果技術培訓,受到村民一致好評。努爾巴格村的核桃品種在全阿克蘇地區名氣響當當,但由于果農缺乏果樹修剪、施肥等田間管理技術,導致果樹產量不高。此次培訓,專家圍繞果樹修剪、施肥等田間管理技術,采取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對村里的138戶核桃種植戶開展技能培訓,并...
2月25日,在開學之際,為上好科學第一課,進一步豐富阿勒泰市青少年的生活,培養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開拓青少年的視野和學識,增強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導他們樹立科學思想、科學態度、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并了解我國現在的科技發展水平。阿勒泰地區、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志愿者隊伍組織青少年參觀阿勒泰市科技館。為做好此次青少年參觀科技館活動,阿勒泰地區、市科學技術協會提前聯系了相關學校及教育部...
版權所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技術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文化傳播中心新ICP備1100175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