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全疆各地基層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和防控能力,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前后,由自治區蝗蟲鼠害預測預報防治中心站承辦的“2024年全疆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業務培訓班”(第一、二期)順利在新疆林業學校培訓中心舉辦。新疆動物學會理事王啟果主管醫師、理事丁鵬高級工程師受邀參加并分別以“新疆旱獺鼠疫疫源地簡介、監測分析及風險評估”、“新疆常見水鳥及其識別”為題為來自新疆各地一百多名基層人員進行...
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2024年5月19日,新疆園藝學會成員周偉權博士前往烏魯木齊第七十六中學,指導并開展了“園藝潤心田,科普進校園”科普知識進校園活動。活動開幕式上,烏魯木齊市第七十六中學教育集團黨總支副書記王振華同志和烏魯木齊市第七十六中學教育集團副校長曹玉芳同志為周偉權博士頒發聘書,聘任周偉權博士為烏魯木齊市第七十六中學科技...
2024 年 5 月 22 日正是第 24 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天下午,新疆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的自然教育老師帶著一些野生動植物標本來到了中泰第一幼兒園,把野生動植物科普課帶進校園,向孩子們普及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把生態保護的種子種在他們心中。在活動中,孩子們有序排隊觀察標本,這些動植物標本很多孩子在動物園中都未曾見過,有些動物只在電視里看到過。老師重點提到了赤麻鴨、歐亞水獺、普通鸕鶿三種動物,并提示孩子...
5.22 日上午,正值“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新疆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聯合烏魯木齊市林業和草原局、烏市沙依巴克區衛生健康委員會駐揚子江路街道匯月社區工作隊在紅十月社區廣場共同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生物多樣性科普宣傳活動。來自協會的老師為活動做了開場介紹,為居民和群眾簡單講解了“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由來以及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在這一天,通過舉辦各種宣教活動,我們共同努力,確保生物多樣性得到長期的保...
?2024年5月22日是第24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了進一步增強青少年對新疆草原生態保護的認識,了解草原蟲害綜合防控對于維持草原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平衡的重要意義,新疆動物學會在新疆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科技樓“中亞區域跨境有害生物聯合控制國際研究中心”舉辦“識害蟲,護草原”的系列參觀活動。新疆動物學會常務理事張永軍副教授、青年理事劉慧霞博士帶領學生們參觀了昆蟲標本,講解了地形沙盤,觀看了草原害蟲暴發時的視頻...
?為扎實推進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促進新疆各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新疆農科學會聯合體孔建軍、李蓓等一行8人前往疏勒縣庫木西力克鄉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系列活動,與結親村民“送溫暖、嘮家常、講政策”,與駐村工作隊聊生產、謀發展,一路行程滿滿,點點滴滴散發著新疆農科人對鄉親們的深情重意,營造了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和睦共處的濃濃親情,豐富了當地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
5月18日是第20屆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吐魯番沙漠植物園舉辦了“探尋荒漠植物智慧,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科普活動,來自吐魯番市高昌區第八小學的五十多名師生參加了活動。此次活動以“荒漠植物探寶”的形式展開,采用自然觀察的方法,整個過程都在親身體驗和實踐中進行。在康曉珊老師的引導下,調動同學們用五感進行觀察。觀察自然界,大家最先想到的是用眼睛去看,往往忽略了使用鼻子,耳朵,嘴巴和手進行觀察,利用嗅覺,聽...
5月16日,“美麗新疆,自然課堂”系列公益活動第二站走進石河子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市林業和草原局工作人員、新疆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老師、石河子第五中學學生參加活動,老師們為孩子們講授野生動植物保護知識,參觀科普教育基地,使用望遠鏡觀察鳥類,增進大家對濕地和鳥類知識了解。協會的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鳥類知識課程,“恐龍到底滅絕了沒有?”“鳥類的羽毛是怎么來的?”“為什么游禽的羽毛不...
?5月19日在天山野生動物園,新疆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聯合新疆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開展了以“小小自然守護者”為主題的自然教育活動。小動物是我們的朋友,大自然是它們的家園本次活動有來自市內四所不同小學的三十余名學生參與,邀請了擁有豐富救護和飼養經驗的老師進行講解和授課,同學們在玩樂中學習,既收獲了豐富的知識和體驗,也收獲了好心情。救護中心的小徐老師從動物分類、救護常識、環境保護等方面進行授課,內容豐富,...
?5月18日上午,2024年昌吉州、市科技活動周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啟動儀式在昌吉市濱湖河中央公園舉行。昌吉州黨委常委、昌吉市委書記李長江參加啟動儀式并參觀了科普展覽。昌吉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李碩參加啟動儀式,并為昌吉學院新疆低階煤高值化綠色利用重點實驗室中試基地授牌。昌吉學院科研處、化學與化工學院、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航空學院、能源與控制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及教育科學學院百余名師生參加此次活動。...
版權所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技術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文化傳播中心新ICP備1100175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