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伴隨著十枚“科普實驗小火箭”火速升空的瞬間,5架航模競賽式飛機編隊靈活穿越升空,緊接著是緊張刺激的“藍天競技”,尤其是“鋼鐵俠”主題引得現場觀眾驚叫連連。伴隨著運動員代表和裁判員代表鏗鏘有力的宣誓聲,第三屆和田地區青少年陸海空科技模型教育競賽正式拉開帷幕。

大賽得到了全地區七縣一市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各地動員力度強勁,廣泛覆蓋當地中小學及職業院校,最終成功聯動70所學校共同參與,構建起覆蓋范圍廣、參與主體多元的賽事網絡。在師生參與規模上,此次活動同樣成果顯著,共吸引1200余名師生踴躍報名,其中不僅涵蓋各學科教師的積極投身,更有不同學段、不同興趣方向的學生廣泛參與,形成了師生同頻共振、全地區共同關注的熱烈賽事氛圍,充分展現出此次大賽在全地區的強大號召力與廣泛影響力。

大賽以航空、航天、航海、車輛、模擬飛行等科技體育項目為載體,通過8項中小學組個人賽、4項中小學組團體賽及2項教師賽等集科技性、趣味性、競技性于一體的14個競賽項目,為廣大青少年及教師提供了一個展示創新能力和科學素養的平臺。在各項賽事中,小學組和中學組的同學們及參賽教師們都展現出了非凡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共有120名學生、6名教師榮獲金銀銅獎。各參賽隊伍團結協作,奮勇爭先,我們最終評選出了28家優秀組織單位,3家單位榮獲團體獎,其中墨玉縣第五中學組織54名師生參與多個項目并取得優異成績,榮獲團體獎第一名。
“我制作了體現‘紅船精神’的模型,認識了許多同樣熱愛科技的小伙伴。”和田市古江巴格鄉中學參賽選手穆海熱姆·米吉提說,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創作更多心儀的科技模型。
墨玉縣第四小學科學活動指導教師史鸞為學生們的表現點贊:“從組裝零件到完成模型船,再到無人機比賽中的出色發揮,孩子們的成長肉眼可見,這樣的實踐體驗是課堂教學無法替代的。”
和田地區科協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中心主任、科技館館長海日古麗·艾爾肯介紹,賽事秉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宗旨,以陸海空模型為載體,融合愛國主義教育、科技素養提升與體教融合,旨在為和田培養創新型后備人才。“我們將持續擴大科技教育覆蓋面,讓更多青少年在實踐中感受科技魅力。”海日古麗說。

為期兩天的競賽,由和田地區科協、和田地區教育局、和田地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聯合主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陸海空運動模型協會承辦。該賽事目前在和田地區舉辦已是第三年,這三年以來,大家對各賽事項目從陌生到熟悉,而且賽項也在不斷更新,師生參與熱情持續高漲,參賽人數不斷增加,科技教育的普及廣度與深度不斷拓展,逐步成為當地青少年探索科學、實踐創新的重要平臺。
這次競賽不僅是一場科技的盛宴,更是一次對青少年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的培育與洗禮。它增強了參賽師生的創新意識、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意識,激發了大家對科技教育的濃厚興趣,為熱愛航海、航空、航天事業的青少年和科技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
希望廣大師生把在比賽中收獲的知識和經驗轉化為前進的動力,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保持對科學的熱愛和探索精神,不斷弘揚創新精神、鍛煉創新思維、提升創新能力,以實際行動為和田地區科技創新事業注入新活力、貢獻新力量。
責任編輯:桑格林
和田地區科協 古再麗努爾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