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州科協組織30名青少年科普實踐基地科學營優秀營員,走進四季牧源農業科技示范產業園、哈拉玉宮鎮中多尕村科普館、巴州西部海洋館、庫爾勒科技館4個科普教育基地,通過沉浸式體驗、互動實踐和前沿科技展示,讓科普知識“動”起來、“趣”起來。
田間課堂,解碼智慧農業的“科技密碼”。在四季牧源農業科技示范產業園,營員們化身“小小農學家”,走進智能育苗大棚和蝴蝶蘭花房,探秘無花果、冬棗、西瓜等作物的生長奧秘。從種子萌芽到果實成熟,從傳統農耕到現代智能育苗,一堂生動的“田園科技課”讓書本知識躍然眼前。

鄉村科普館奇遇,安全急救+生命科學的“實戰演練”。在哈拉玉宮鎮中多尕村科普館,營員們通過VR滅火、心肺復蘇模擬、華容道挑戰等互動展項,學習公共安全與健康知識;5D影院播放的《地球脈動》更以震撼視角展現極端環境下生命的韌性,引發對生態保護的深刻思考。

海洋探秘,邂逅“藍色星球”的生態奇跡。巴州西部海洋館里,熱帶魚群、夢幻水母和機靈海狗的趣味表演,讓營員們近距離感知海洋生物多樣性。美人魚表演與科普講解結合,這場寓教于樂的海洋科普研學,為遠離海洋的孩子們傳遞了“守護蔚藍”的生態理念。

科技館狂歡,科學秀引爆“最強大腦”。庫爾勒科技館將此次培訓活動推向高潮。《消失的水》《馬德堡半球》等科普秀通過趣味實驗揭秘大氣壓強、電流等原理,營員們分組挑戰“拔球實驗”、體驗“千人震”,在笑聲與驚嘆中點燃科學熱情。

本次培訓活動是巴州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科技資源開放日’的重要環節。 巴州科協后期將繼續通過整合優質科普資源,以“打卡研學+互動實踐”模式,不僅讓青少年們在培訓中拓寬視野,更要發揮科學營的“科學火種”作用,帶動更多青少年走近科學、熱愛科學。未來,巴州科協將持續創新科普形式,打造更具影響力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品牌。
責任編輯:曹琳哲
巴州科協 時燕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