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至7月1日,伊犁州科協攜手新疆科普活動中心以及新源縣科協,舉辦“科技小院賦能 聚焦冷水魚養殖產業”專題培訓活動。來自全州的20余名冷水魚養殖戶、養殖企業技術骨干及基層農技人員匯聚一堂,圍繞冷水魚養殖產業的創新發展路徑,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深度研討與學習之旅。

活動啟幕,新疆科普活動中心相關負責人緊扣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漁業發展的戰略部署,深入剖析科技賦能冷水魚產業的重大意義。并對“科技小院”的創建價值與實施流程進行了細致解讀,強調要持續推進“科技小院”建設工作,著力構建高校、科研院所與農業生產緊密對接的高效溝通橋梁,激勵專家學者把科研論文書寫在廣袤田野上,讓科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伊犁州科協副主席張志英對此次培訓提出明確要求,期望參訓人員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深度融合,切實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塔里木大學教授陳劍明以“推動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建設 助力鄉村發展”為主題,傾囊相授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寶貴經驗。他從宏觀視角出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系統地講解了冷水魚標準化養殖流程、疫病防控關鍵技術等核心內容,巧妙地將前沿理論與豐富實踐經驗相結合。那拉泉“科技小院”首席專家許紀偉圍繞虹鱒養殖、苗種培育及魚病防治等關鍵環節,帶來了一系列干貨十足的專題課程。在答疑互動環節,現場氣氛熱烈非凡,專家與學員就魚苗成活率提升、飼料配方優化等實際難題展開熱烈討論。學員們踴躍提問,專家們耐心解答,思維的火花不斷迸發,有效攻克了諸多長期困擾養殖戶的技術難題。
此外,活動還精心組織參訓人員走進那拉泉冷水魚基地及周邊養殖場進行實地參觀學習。學員們漫步在養殖池邊,近距離觀察智能化養殖設備的高效運作,認真聆聽技術人員對精細化管理要點的詳細講解。通過現場觀摩與互動交流,大家切身感受到先進養殖模式與科學管理經驗的獨特魅力,為自身產業發展開拓了全新思路。
責任編輯:蘇比努爾·吐爾地
伊犁州科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