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烏魯木齊市米東區科學技術協會邀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新疆花兒負責人王秀芳老師,在益民社區開展以“科普潤萬家 巾幗綻芳華”為主題的“科普母親”培訓活動,50余名女性居民通過學唱科普花兒,沉浸式感受科技惠農的成果。

活動現場,王秀芳老師以新疆花兒獨特的曲調為載體,教大家演唱原創科普花兒《慶豐收 福運來》。歌詞聚焦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場景,從“智能播種”“無人機噴藥”等現代農業技術,到“溫室調溫”“無土種菜”的種植新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極具感染力的旋律,將抽象的科技知識轉化為鮮活的生活畫面。
“哎喲——科技風吹到咱的村,新農玩意耍威風”“科技惠農結碩果,種植養殖省心多”,伴隨著悠揚的花兒曲調,參訓女性跟著老師逐句學唱,在反復練習中熟悉歌詞里的科技內容。參加活動的學員表示,這種將非遺文化與科普知識結合的方式很新穎,不僅學會了傳統花兒的演唱技巧,還真切感受到科技給農業生產和生活帶來的改變。
王秀芳老師說:“自己既是新疆花兒傳承人,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這些年親眼看到了科技在種植、養殖方面的巨大作用,地里的玉米棒子越結越壯實,用現代化設備插秧的速度和人力簡直沒法相比,所以我也愿意用花兒的形式來給大家唱一唱。”
此次活動將非遺傳承與科普宣傳有機融合,既讓新疆花兒這一傳統文化形式煥發新活力,又讓科技惠農知識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走進基層、貼近群眾,為推動鄉村振興注入文化與科技雙重動力。
責任編輯:帕孜來提·吐魯洪
烏魯木齊市科協 米東區科協 段俊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