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黨的104周年華誕之際,烏蘇市科技館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筑夢 七一頌黨情”主題教育活動。活動邀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幼兒園、烏蘇市第二小學、第六小學的60余名同學參加。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創新的形式,如人形機器人互動等,將紅色教育與前沿科技深度融合,為師生帶來一場沉浸式的“愛黨愛國+科學啟蒙”體驗活動。
活動當天,烏蘇市科技館內人聲鼎沸,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場館。人形機器人燃動全場,它們與孩子們進行有趣的動作交流,讓孩子們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技術賦能紅色教育。人形機器人表演等科技手段,使黨史學習突破傳統模式,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孩子們在互動中學習黨的歷史,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從而在心中種下了紅色基因的種子。
科學家精神傳承。將黨員科學家的奉獻故事融入展陳,強化“科技強國”使命認同。在展覽區,孩子們可以看到許多黨員科學家的畫像和事跡介紹,了解他們如何在各自的領域里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和國防建設做出巨大貢獻。這些故事激發了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和對祖國的熱愛。
“我與未來合影”,播撒科技報國種子。活動尾聲的“我和機器人合個影”環節充滿溫情。孩子們簇擁著人形機器人,在黨旗與科技展板前留下珍貴影像。第二小學少先隊員說:“我以后要成為造機器人的科學家!”此刻,科技館穹頂透入的陽光映照著孩子們胸前的紅領巾,宛若紅色基因與科技夢想交融的生動注腳。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印證了“紅色基因+科技創新”教育模式的強大生命力。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科學知識,更讓他們在心中種下了愛黨愛國的種子,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烏蘇市科學技術館將繼續秉承這一教育理念,為培養更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責任編輯:桑格林
烏蘇市科協 唐武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