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互動心連心,線下歡歌親情濃……國慶佳節,天山南北各族群眾以多種形式歡度節日,感受豐收的喜悅和生活的美好,共同祝福偉大祖國繁榮富強,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10月1日,烏什縣阿恰塔格鄉托克遜鐵提爾村,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結對認親干部和各族群眾一起切蛋糕,歡度節日。外力·克依木攝
“丫頭,假期和同學們出去徒步了沒有?”10月4日,吐爾洪·吐爾遜在家庭微信群里,詢問遠在江西南昌的女兒夏迪牙古麗·艾比布力。
“爸爸,我和同學們逛書店、看展覽、游公園,不出遠門也樂享假日。”微信視頻里,夏迪牙古麗回應著吐爾洪。
吐爾洪是烏魯木齊縣板房溝鎮板房溝村牧民,前幾年,他的女兒夏迪牙古麗在江西大學畢業后,留在當地工作并成家。
“爸爸,今天同學們要來我家過節,我要給大家跳麥西熱甫,你讓我媽在視頻里再教我一下。”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夏迪牙古麗的媽媽、哥哥陸續在微信群里上傳舞蹈視頻,一家人線上視頻唱歌、跳舞、聊天,其樂融融。
詩歌朗誦、歌曲獨唱、猜字謎游戲……國慶假期,在奇臺縣奇臺鎮犁鏵尖社區愛心小屋微信群,群主謝光順集中展播了群友們自編自導的才藝視頻。每個才藝展示一推出,群友們紛紛關注、點贊、轉發。
謝光順是當地紅十字會志愿者,成立愛心小屋以來,帶領20多名志愿者幫扶了社區100多位老人和困難群眾。今年國慶節,除了組織線上聯歡,謝光順還在微信群里號召居民進行閱讀體驗、觀影分享、美食晾曬等各種線上互動活動,讓群友們不出家門在網絡上也能感受到國慶節的歡樂氛圍。
“我和團隊發起線上聯歡,就是想在這個喜慶祥和的國慶佳節,讓居民們通過才藝展示等方式向祖國表白,表達大家熱切期盼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謝光順說,沒想到,居民們的參與熱情非常高,紛紛報名錄制豐富多樣的才藝短視頻。

10月1日, 盛凱在民豐縣安迪爾鄉繁榮村村史教育館為村民講解紅色歷史。曲聞博攝
秋高氣爽、豐收在望。在塔城市阿西爾達斡爾族鄉庫爾托別村,這兩天,村民劉拾三把院墻上掛著的“民族團結好家庭”牌子擦了又擦。老伴玉梅則用大盤雞、大盤魚等美食迎接一個個回家過節的孩子。
有著50多年馬鞍制作手工藝經驗的劉拾三,每年僅靠制作馬鞍這一項手藝就有4萬余元的收入。前幾年,他騰出自家一間屋子,專門展示制作的馬鞍、馬鞭等,吸引了許多游客慕名而來感受達斡爾族傳統文化魅力。現在,他家的院落,以及“達斡爾手工制品傳承人”的牌子,都成了庫爾托別村一道新的風景線。
“這個國慶節,不少市民帶著孩子來村里體驗游牧文化,很多村民的農家樂早早接到了預訂。”劉拾三說,“國好,家好,越過越紅火。”

國慶假期,盛凱為民豐縣安迪爾鄉繁榮村的孩子們輔導機器人拼裝。曲聞博攝
國慶節期間,民豐縣安迪爾鄉繁榮村的大街小巷上,鮮紅的國旗飄揚在家家戶戶門口。村里田野阡陌間,2400畝甜瓜已進入豐收采摘季節,村民們樂呵呵算起了今年的增收賬。
“村民朋友們,國家今天的強盛離不開革命前輩的流血犧牲,我們要用勤勞的雙手為中國加油!”利用國慶假期,自治區科協駐繁榮村“訪惠聚”工作隊隊員盛凱還在繁榮村村史教育館,每天義務為村里村外的鄉親們講述紅色歷史。
看到節日期間有的村民忙農活,孩子無人照顧,盛凱就給孩子們開辦科普課堂。航空航天知識宣講、科普模型拼裝,一系列科普講座既開發了孩子們的智力,又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科普課堂對于孩子們來說更有國慶節的儀式感。”盛凱說。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桑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