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主辦的第20屆公眾科學日暨2024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圓滿舉辦,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聯合新疆地理學會、新疆植物學會、新疆科學探險協會、新疆自然資源學會的科研人員們參加了系列活動?;顒娱_幕式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院內舉行,在策勒站、阜康站的學會科研人員也積極參與了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受到中小學生、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

開幕式致辭
在開幕式上,來自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烏魯木齊市第79小學、烏魯木齊市第70中學、烏魯木齊市第80小學共6個班的300多名師生和部分家長參加活動。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校長溫曉新、第79小學校長魏鳳娟、第70中學副校長劉華、第80小學黨總支部副書記楊瓊分別致辭,并對活動給予高度肯定,在互動、參觀的過程中對“校所共建”合作模式提出創新想法。
新疆生地所副所長、新疆植物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道遠在致辭中表示,新疆生地所高度重視科普活動和科學教育工作,此次活動的舉辦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普和科學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展示新疆生地所扎根邊疆、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科研風貌,傳播科學知識,樹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近年,新疆生地所先后與周邊的多個學校建立了“校所共建”合作關系,也有多位學會的科研人員到一些學校擔任了科技副校長,相信今后會有更多的科普活動進入更多的學校。

無人機展示

污染物吸附實驗
當日,各學會科研人員代表們展示了土壤pH值測定,植物根系講解,“看得見的光合作用”,無人機展示與講解,風速和風向測定、葉片綠度檢測與觀察,污水處理等十個科普小實驗和標本展示、無人機講解等活動,以及新疆地理學會理事買爾當副研究員、新疆植物學會副秘書長李文軍研究員分別做了“樹木芳華與歲月的解密”、“新疆維管植物多樣性”兩個“旱域生靈”主題科普報告。
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的研究生盧詩陽演示了活性炭對水中亞甲基藍的吸附性能實驗,深深吸引著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八年級學生陸弈澄、赫景玄的目光,他們也一齊動手參與進來。陸弈澄說:“今天的小實驗很有趣,老師說,以后在化學課上我們也可以做實驗,我現在對化學課充滿了期待。”

測風速

觀察礦石
5月18日,策勒站組織了科普館參觀、科普講解、室外實驗區參觀及實踐活動,吸引策勒縣三中近百名師生參與。“干旱區防風固沙植物駱駝刺種子培育”“探索荒漠植物的形態特征”“潤澤大地:揭秘土壤含水率的秘密”“高望遠眺:使用測高儀精準測量植物生長之巔”等4個實驗吸引學生們積極參與互動。

觀察駱駝刺種子培育

棉花實驗區講解與互動
5月19日,阜康站舉辦了主題為“從荒漠到綠洲—土壤奧秘發現之旅”的活動,吸引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二二二團學校的近百名師生參與?;顒訃@第三次新疆綜合科學考察中耕地土壤質量調查相關內容進行科普宣傳,通過對新疆耕地利用歷史、土壤質量內涵、調查手段和研究成果的介紹和展示,對長期養分添加試驗田、大型蒸滲儀群等的參觀,讓公眾了解耕地土壤質量健康的重要性,樹立耕地保護意識。

“玩泥巴”的智慧

互動小實驗
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聯合新疆地理學會、新疆植物學會、新疆科學探險協會、新疆自然資源學會的科研人員們積極參與到第20屆公眾科學日活動中,他們悉心準備的科普小實驗、科普報告、實驗地參觀與實踐受到參與者的廣泛好評。新華社、科技日報、新疆日報、新疆廣播電視臺、烏魯木齊晚報、新疆科技報、策勒縣融媒體中心等新聞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全媒體報道。

參觀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

開幕式活動合影
供稿: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