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21日,由西部植物學會交流協作組主辦、陜西省植物學會承辦、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西部資源生物與生物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延安大學、西安文理學院協辦的“第十三屆西部地區植物科學與資源利用研討會”在陜西西安召開。
陜西省科協學會學術部二級調研員王軍輝出席開幕式,西部植物學會交流協作組組長趙桂仿教授和陜西省植物學會名譽理事長岳明教授致辭,陜西省植物學會副理事長兼副秘書長西北大學趙鵬教授主持。新疆植物學會由理事長帶隊,副理事長譚敦炎教授、閻平教授等近三十位學會會員代表參會,與來自西部各省區的同行圍繞植物科學研究與資源可持續利用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研討會上,新疆植物學會理事長張元明研究員應邀作了題為《中亞干旱區植物多樣性特征與新疆科考新發現》的特邀報告。報告系統梳理了中亞干旱區植物多樣性的獨特格局與形成機制,并重點展示了近年來在新疆地區植物科學考察中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新發現,引起了與會專家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來自學會常務理事單位新疆農業大學的托列霍加·加吾提、吳尚滿、張維兵分別作《新疆十字花科植物新類群》《北疆荒漠駝蹄瓣屬四個同域分布種的生殖隔離機制》和《性多態物種串珠老鸛草5種性別表型植株大小依賴的性分配策略》的學術報告,來自學會常務理事單位烏魯木齊市植物園的陳葉和郭琰嶸分別作《履行遷地保護職責,構建綜合應用平臺—烏魯木齊市植物園遷地保護中心職能實踐和成果匯報》《基于傳播媒介的科技項目科普傳播策略研究》的主題報告,就新疆特有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荒漠植物適應機制研究等領域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展現了新疆在植物科學與資源利用研究方面的活躍態勢與扎實積累,促進了與西部地區同行的學術碰撞與合作交流。
本次參會加強了我區植物科技工作者與西部同行的聯系,有效宣傳了新疆植物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對推動新疆植物科學事業發展和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曹琳哲
新疆植物學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