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地理學會秘書長、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李生宇正高級工程師帶領博士研究生赴墨玉縣,分別在墨玉縣中等職業學校和墨玉縣加汗巴格鄉中學開展防沙治沙與生態建設科普講座。

在墨玉縣中等職業學校,李生宇秘書長以“對話風沙”為主題,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系統介紹了當前國內外主要的防沙技術措施,重點講解了新疆在防沙治沙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成功實例。報告還特別介紹了我國在沙漠治理領域的知名科學家及其貢獻,通過真實案例展現了科技在防沙治沙事業中的重要作用。
“我原本以為沙漠化離我們很遙遠,但今天才發現,它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墨玉縣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瑪合熱·艾合麥提在聽完講座后深有感觸地說,“今后,我要更多地參與環保活動,為生態修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日,在墨玉縣加汗巴格鄉中學,呂振濤博士帶來了題為“從湖泊到沙漠——一場人類與自然的博弈”的專題講座。講座以咸海、羅布泊等典型干旱區湖泊的演變過程為例,通過對比不同時期的衛星遙感圖像和實地調查數據,生動展示了這些湖泊從水源豐沛到逐漸干涸的全過程。專家深入分析了導致湖泊干涸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并詳細講解了由此引發的土地沙化、生態退化等一系列環境問題。
講座還結合我國近年來在防沙治沙、生態恢復方面的探索實踐,探討了湖泊生態恢復的可能路徑和技術方案。“博士帶著衛星圖來上課了,我們通過前后對比看到了環境的變化。而且博士給出了很多實用建議,比如生活中如何節水、參與生態保護的具體方法,這讓我們意識到保護環境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墨玉縣加汗巴格鄉中學學生迪麗曼·托合提麥麥提聽完講座后說。
此次科普講座活動通過專業而通俗的講解,配合豐富的圖片和案例,使在場師生對新疆地區的生態環境現狀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對防沙治沙、生態保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責任編輯:曹琳哲
新疆地理學會 墨玉縣融媒體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