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新疆校園氣象科普嘉年華活動在塔城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氣象學會、新疆氣象局、自治區科協主辦,新疆氣象學會、塔城地區氣象局、塔城地區科學技術協會、塔城市第四中學承辦。旨在以氣象科普夯實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探索科普活動新模式,推進校園氣象科普教育工作,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氣象科學知識學習實踐氛圍,提高青少年科學防災減災能力。
活動提到氣象科學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氣象科普在提升公眾的科學素養與防災減災能力,激發青少年探索精神、培養科學思維與實踐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后,中國氣象學會向塔城市第四中學、塔城地區氣象局捐贈了科普產品。來自塔城市各中小學校近1000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本次活動精心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環節,包括精彩生動的氣象科普講座、動手實踐的氣象科學實驗、激烈有趣的氣象知識競賽、創意無限的DIY,以及富有科技感的AR&VR互動體驗等。這些環節不僅激發了同學們對氣象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還極大地提升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科學素養,有效推動了校園氣象科普教育工作的實施。
活動現場,中國氣象局正研級高工諶蕓、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劉磊、塔城地區氣象局高級工程師高婧分別以“冰雪背后的氣象密碼”“軍事與氣象”“塔城地區氣候變化及影響”為主題,為師生們帶來了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的氣象科普講座,贏得了現場師生的陣陣掌聲。

在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中獲得一等獎、三等獎的喬志棟、周承,為同學們帶來了科學實驗《峽谷效應》《雷電探秘》,呈現了一場科學與藝術的完美融合;讀書體驗環節,氣象出版社編輯顏嬌瓏通過PPT演示,生動形象地講解了《雨雪雹的蹤跡》一書的內容,帶領同學們在書海中遨游,領略氣象世界的奧秘。
在互動體驗區,同學們通過VR實景模擬,“親身”經歷了臺風、沙塵暴、干旱、暴雨等自然災害的場景,深刻體會到了防災避險的重要性。同時,氣象科普DIY活動也以比賽的形式展開,同學們動手拼裝風云四號氣象衛星和人工影響天氣模型車,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還加深了對氣象科學的理解。
在氣象觀測小實踐環節,同學們在氣象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依托手持校園氣象站和便攜式氣象站,現場觀測并記錄實時氣溫、過去24小時的最高和最低氣溫、氣壓、風向風速以及模擬降雪量等數據,充當了小小氣象觀測員,對氣象觀測有了更加直觀深入地了解。氣象知識競賽環節更是緊張刺激,來自塔城地區三所學校的四支中學隊伍和七支小學隊伍分別進行了激烈的角逐。

“參加完今天的氣象活動,我收獲了很多,不僅學到了很多氣象知識,還感受到了氣象的魅力。”來自塔城第一中學的黃芯蕊同學說道。她表示,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這樣的活動,讓她能夠繼續探索氣象世界的奧秘。
此次新疆校園氣象科普嘉年華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學習氣象科學知識的平臺,也激發了他們對氣象科學的濃厚興趣。今后,新疆氣象局將不斷創新科普活動形式與內容,持續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將更多優質的氣象科普資源引入校園,全力推進科普“六進”活動,充分發揮科普宣傳陣地效能,提升全民防災減災救災意識和能力。
塔城地區科協 李瓊 鄭曉倩 張茂森 供稿
責任編輯:蘇比努爾·吐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