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在學雷鋒科技志愿服務活動周的濃厚氛圍中,新疆科技館舉辦首期“科普母親—雪蓮花”科普志愿者培訓活動。本次活動聚焦于強化科普志愿者隊伍建設,提升志愿服務質量,吸引了來自不同行業的60余名志愿者踴躍參與。
此次培訓內容豐富多樣,不僅涵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還融入了現代AI技術的前沿知識,以及對前沿科技展品的深度解析,同時大力弘揚了科學家精神。培訓過程中,專家蘇文帶來了精彩的志愿服務禮儀課程。他從儀容儀表的細節規范,到行為舉止的恰當表現,再到人際交往的實用技巧,憑借豐富的經驗和生動通俗的語言,讓志愿者們深刻領會到志愿服務禮儀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價值。

新疆科技館的工作人員則從館史講起,深入闡述了科技館在現代社會科普教育、科學思維培育以及科學精神傳播等方面所發揮的關鍵作用。這不僅加深了志愿者們對自身職責的清晰認知,更極大地激發了他們投身科普事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此外,培訓還特別設置了實地參觀與操作演示環節,讓志愿者們在實踐中掌握實用的工作技能,為今后的科普服務打下堅實基礎。
志愿者張欣月表示:“我一直對科普工作懷有深厚的熱愛,這次參加科技館的培訓收獲滿滿。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對我今后開展科普宣傳工作幫助很大,我充滿了信心。”
隨著首期培訓的順利結束,“科普母親—雪蓮花”科普志愿者們已整裝待發,即將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科普工作中。他們將深入學校、社區、鄉村等基層一線,開展形式豐富、內容多樣的科普活動,致力于在全社會營造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良好氛圍,成為科學知識的積極傳播者和科學精神的堅定弘揚者。
今年,新疆科技館將持續加大對“科普母親—雪蓮花”科普志愿者隊伍的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培訓和實踐機制,為志愿者們提供更多學習、成長和服務的機會。科技館將與志愿者們攜手共進,推動新疆科普事業不斷邁向新的高度,提升全民科學素質貢獻更多力量。
責任編輯:曹琳哲
科技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