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由自治區科協主辦的第四期“眼界”講堂在新疆科協會堂一樓數字展廳舉辦。本期講堂邀請懷柔國家實驗室新疆基地常務副主任、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地質勘探首席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支東明,以《新型舉國體制下油氣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責任與使命》為主題,為新疆大學、新疆工程學院等90余名高校師生和廣大科技愛好者帶來一場高水平的專題報告。

在講座中,支東明教授圍繞新型舉國體制的內涵和意義,深入剖析了油氣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責任與使命。他從國際油氣市場的形勢與挑戰出發,結合我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現狀與前景,詳細闡述了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油氣領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支教授指出,油氣資源作為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勘探與開發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支東明教授還分享了他在新疆地區油氣勘探實踐中的創新成果,包括凹陷區礫巖油藏勘探理論技術、陸相頁巖油富集理論等。這些成果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我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理論體系,更為實際勘探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講座中,支東明教授詳細介紹了懷柔國家實驗室新疆基地的建設與發展情況。作為油氣領域唯一的國家實驗室基地,新疆基地在加速推進實驗室高質量發展、匯聚海內外優秀人才、加速關鍵技術創新突破和重大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他強調,新疆基地將繼續瞄準世界能源科技發展前沿,聚焦油氣勘探開發和特色油氣轉化技術方向,為國家重大任務突破、戰略目標落實和新疆國家能源“三基地一通道”建設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此次“眼界”講堂不僅為廣大學生和老師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油氣勘探開發前沿科技的寶貴機會,也為推動油氣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發展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臺。師生們紛紛表示,支東明教授的報告內容豐富、深入淺出,讓他們對油氣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責任與使命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認識。下一步,自治區科協將繼續邀請各領域頂尖專家,為新疆廣大高校師生和科技工作者帶來更多高質量的學術活動,助力新疆科技創新與社會進步。
責任編輯:曹琳哲
科普活動中心 夏小維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