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利用社會科普資源,助力“雙減”工作落地見效,3月3日下午,自治區科協一級巡視員米寧一行赴楊宗宗植物標本工作室和新疆田馬博物館有限公司調研。

在楊宗宗植物標本工作室,調研組了解到,楊宗宗在6歲時因《新疆中草藥手冊》這本小冊子愛上了植物,后來他憑借對植物的熱愛和鉆研精神,先后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首屆“長江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一等獎等,并被保送至北京師范大學學習生物專業。2017年他注冊了公眾號“普蘭塔的獵人”,同年又創辦了自然里植物學社,吸引了不同行業的植物愛好者,并面向青少年開辦制作植物標本的研學課,給孩子們講有關植物的知識,提升青少年對自然的探索興趣,讓“雙減”下的科普教育走出校園,以個人的努力為青少年科普教育貢獻了積極力量。在新疆田馬博物館有限公司,調研組參觀了動植物標本制作和自然藝術品創作等,詳細了解企業研學活動的開展情況,為整合各類優質科普資源,推動企業與研學融合發展做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米寧表示,推動特色科普基地建設在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實施“文化潤疆”工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自治區科協要充分發揮好各類科普基地的社會教育功能,讓科普基地成為青少年感受科學文化的“精神家園”,要全力支持幫扶建設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匯聚各級青少年科普教育力量,為全區“雙減”工作做好服務支撐。
下一步,新疆科普活動中心將積極推動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青少年科學俱樂部”,充分運用優秀科普教育基地資源,優化科普資源供給,引導各族青少年從枯燥的課內學習走到校外進行生動的科技實踐,助力我區“雙減”政策落地見效。
責任編輯:曹琳哲 審核:趙衛軍
科普活動中心 石鑫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