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巴州人民政府與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合作“云”簽約儀式在州政府通過騰訊會議的方式舉行。

自治區科協二級巡視員李永晟提出,一是希望巴州黨委政府在推進“科創中國”巴州試點城市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在加強人才投入、生態營造、政策創新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指導和支持,在落地見效方面加強考核。二是希望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在助推我區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上實現新突破。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是一個凝聚著我國紡織行業頂尖人才的全國一流學會,人才優勢突出。希望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將更多的科技資源向巴州傾斜,將巴州打造成為我區紡織行業的引領示范區,實現巴州紡織產業轉型升級。三是希望巴州科協在強化聯系服務和效能上實現新突破。自治區科協將一如既往支持巴州科協工作,希望巴州科協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為科技工作者及企業創新發展搭建服務平臺,為巴州科技經濟融合貢獻科協力量。

巴州副州長王成表示,我們將以此為契機,繼續完善管理制度和服務模式,積極支持學會科技服務團隊來巴州開展各類學術研討交流活動,并進一步做好科技需求對接、平臺(基地)建設,推動雙方在科技研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領域的深化合作,共同開創互利共贏新局面。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龔進禮表示,巴州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領跑全疆,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希望通過與巴州人民政府的合作,一方面借助“科創中國”一體兩翼的合作機制,將“綠色紡織產業”科技服務團嵌入巴州紡織服裝產業創新發展網絡,提供科技創新資源要素供需精準對接服務;另一方面以服務地區科技經濟融合發展為目標,積極推動巴州紡織服裝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攜手打造“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攻關平臺、學術交流平臺、成果轉化平臺、人才服務平臺,助推巴州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科協組織人事部副部長、譚華霖認為,此次巴州人民政府與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的簽約,是第一個全國學會與地方人民政府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這是巴州作為“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取得的標志性成果,也為全國其他“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希望巴州人民政府和中國紡織工程學會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動成為“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的典型。
根據協議,雙方將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合作目標是以創新驅動發展為引領,以服務地區經濟科技發展為目標,積極推動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科技創新資源向巴州產業集聚,攜手打造“政產學研用”深度合作平臺、學術交流平臺、成果轉化平臺,助推巴州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雙方將加強在技術攻關、項目合作、人才培養、決策咨詢、平臺(基地)建設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科研合作,探索建立合作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巴州紡織服裝產業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將推薦科技服務團專家,組成具備解決需求能力和水平的專家團隊,建立紡織工程學會科技服務工作站,整合各類創新要素,為巴州地方企事業單位提供技術、人才、項目咨詢服務。并通過各種形式組織科技服務團專家與巴州地方企事業單位科技人員充分交流對接,推動科技研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合作項目的達成。優先安排專業性高層次論壇在巴州舉辦,提供會議內容策劃、專家邀請、決策咨詢、會議執行等服務。
紡織服裝作為巴州的支柱性產業,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發展前景。目前,全州紡紗產能規模達到550萬錠,已成為全疆最大的氣流紡紗線生產基地。近年來,巴州積極打造紡織服裝全產業鏈,先后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紡織產業示范基地、全國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示范區、國家紡織服裝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總體呈現快速發展、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
巴州人民政府與中國紡織工程學會舉行的簽約儀式,對于促進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科技創新資源向巴州集聚發展、助力打造全品類纖維及服裝面料生產基地、推動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中國科協、自治區科協及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新疆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新疆科學技術服務中心、新疆科普雜志社、巴州科技局、巴州科協、巴州工信局、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也通過“線上”方式參加了簽約儀式。
責任編輯:曹琳哲 審核:趙衛軍
巴州科協 趙新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