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為什么是‘水庫’?”“飛機為什么能飛上天?”“人工增雨是怎么回事?”11月8日,民豐縣安迪爾鄉繁榮村村民的微信群里,一篇篇科普文章引發村民點贊、評論、轉發。

10月8日,民豐縣安迪爾鄉繁榮村的“科普課堂”備受村民歡迎。 謝樹燕攝
這是自治區科協駐繁榮村“訪惠聚”工作隊在村里開展科普宣傳活動的一幕。“通過在線上線下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宣傳活動,村民們掌握了許多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知識。現在,村里掀起了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潮!”工作隊隊員盛凱說。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升農民科學素質是重要一環。近年來,自治區科協駐繁榮村“訪惠聚”工作隊實施了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緊緊圍繞村民生產生活的現實需求,多層次、多系列、多形式、經常性開展村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科普活動,極大地激發了村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情。

10月8日,民豐縣安迪爾鄉繁榮村,村民正在“科普課堂”進行科普實驗。 謝樹燕攝
繁榮村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以盛產甜瓜遠近聞名,曾經頻發的“蔓枯病”讓村民苦不堪言。工作隊邀請農業專家深入村里,開展測土配方、田間管理等方面的農業知識科普宣傳活動,村民們明白了甜瓜產量低、病害多的原因。每次專家開展科普講座時,前來聽課的村民多達上百人。
“原來是村里土壤含鹽量高,肥力水平低,缺有機肥,所以瓜苗容易死。”受益于科普講座,村民麥提賽伊迪·如則家的甜瓜大幅增產增收,他欣喜地說:“種地再不能憑老經驗了,還是得靠科技!”

10月14日,自治區科協駐繁榮村“訪惠聚”工作隊隊員盛凱(左三)為村里的青少年進行科普宣傳。謝樹燕攝
為了提升科普的吸引力,工作隊除了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巴扎日等時間節點開展科普宣傳,還每周在村委會開辦“科普課堂”,通過圖文、漫畫、短視頻,以及有獎問題競猜、科普實驗表演等多種形式,吸引村民參與到衛生健康、食品安全、科學防疫、生態保護等科普宣傳互動中。一個個集知識性、互動性、體驗性于一體的科普項目,讓繁榮村村民在歡笑中感受到科學的魅力。

10月14日,民豐縣安迪爾鄉繁榮村青少年正在進行科普實驗。 謝樹燕攝
盛凱在入戶走訪中注意到,村里很多孩子對天文地理、航空航天、機器人等科普內容興趣濃厚。于是,工作隊就利用繁榮村小學和安迪爾鄉中心小學打造農村科普館,購進樂高機器人系列、拼裝模型等科普工具,規劃設置手作工作室、實驗室等場地,引領當地青少年開展各種科技活動。僅今年以來,工作隊就為當地青少年學生表演科普實驗16場次,800多人次受益。
在為青少年上科普課,操作科學小實驗的過程中,為增加趣味性,盛凱每次都會提前編制科普課件,反復琢磨講什么、怎么講。“尿不濕的秘密”“倒不出的水”“生活中的靜電”等科學小實驗,讓繁榮村的孩子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3年來,盛凱在村里開展的氣象科普、宇宙科普、化學科普等科普宣傳,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顆科學的種子。

10月14日,自治區科協駐繁榮村“訪惠聚”工作隊隊員盛凱(左二)為村里的青少年進行科普宣傳。謝樹燕攝
12歲的阿卜杜許庫爾·阿尤普以前愛玩電子游戲,現在他對人工智能、無人機等科學實驗特別感興趣。每次在演示操作環節,他都積極上臺參與,同時他還擔任了小小科技講解員,經常和同學在村里的“科普課堂”上獻上一場場生動的科普實驗秀。
“科普發揮的作用是潤物無聲的和長效的,在這方面,我們還得加把勁!”自治區科協駐繁榮村第一書記、“訪惠聚”工作隊隊長海薩爾·夏班拜說,今后工作隊還將深化科普志愿服務,加強科普理念與科普手段的創新,讓科普資源發揮更充分、更科學更有活力,讓科普知識惠及更多村民。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桑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