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干好充滿希望的事業—新疆科協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張玉卓署名文章精神

發布時間:2022-01-05

在全區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自治區黨委十屆二次全會精神的重要時期,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張玉卓發表了《科技工作者要為鄉村振興譜寫新篇章》的重要文章。文章以兩個要對廣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對“卡脖子”問題發揮好主力軍作用,當好排頭兵;各級科協組織要充分發揮好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作用,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層,服務“三農”發展搭平臺、建橋梁,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戰略提出要求。以“三個回答”對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級科協組織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圍繞干什么:深入基層指導農業生產,傳授農業技術和操作經驗;怎么干:利用新媒體加強技術交流互動,多渠道幫助解決農業生產和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開展各類科學技術培訓和科普宣傳活動,把科普和農技培訓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科技志愿服務搭建平臺架起橋梁;抓手和切入點:加強農村科普組織建設,支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發展,提升科技小院科普服務能力三方面的問題作了回答。

2021年以來,新疆科協團結和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技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成效顯著。目前,已組織自治區學會(協會)、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深入南疆開展種養殖技術培訓、電商培訓、安全用藥科普宣傳、義診等活動141場次,覆蓋21萬余人次。組織53家學會開展專家服務基層活動25次,惠及地州縣市鄉村29個,服務群眾8000余人次。

構建創新發展平臺,服務鄉村產業振興。一是開展科創試點。已撥付經費450萬元,推進巴州“科創中國”試點及疏勒縣、溫宿縣、托克遜縣、昭蘇縣、烏魯木齊縣、尉犁縣6個縣和民豐縣安迪爾鄉的延伸試點工作。已征集14個產業項目,組建9個專家服務團圍繞試點產業需求和技術難題開展“揭榜掛帥”。二是建設科創平臺。“科創中國·新疆中心”平臺已有348個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產業園及333位專家登錄入駐,發布科技成果和需求信息362條。三是搭建咨詢平臺。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后,及時發布《關于開展自治區“十大產業”“卡脖子”問題和新興產業核心技術“揭榜掛帥”征集工作的通知》,征集問題榜單,更好地組織院士專家和各學會科技工作者開展“揭榜掛帥”。同時,積極參與籌劃建設“十大產業”創新研究院。四是創建科技小院。成功申報10家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已撥付補貼經費50萬元用于科技小院創建工作的鞏固提升。引導科技人員深入一線服務“三農”、在產業實踐中解決生產實際技術問題,加快促進農業穩產高效、綠色發展,提高科學技術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強化科技人才支撐,服務鄉村人才振興。一是建強科技人才隊伍。在完成新疆科技工作者狀況與需求調查,進一步加強15個院士工作站、院士服務站建設,推選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遴選5名科技領軍人才,評選20名新疆青年科技獎、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托舉優秀青年科技人才10名。二是開展實用技術培訓。結合“樂享科學”農技服務到身邊活動,開展技術服務和人才培養。已完成120個鄉鎮、329個村、822場次、36668人次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通過聯合南疆10個脫貧縣科協,組織各類農業專家、農村致富能手等在喀什地區4個縣、和田地區5個縣及克州1個縣,共10個縣開展內容涉及種植、養殖、加工等產業開展培訓和技術指導,解決當地農業產業發展難題或技術服務。同時,以專家講座、現場指導、技能培訓等方式,推動科技進村、入戶、到田間地頭,培養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加大科普力度,服務鄉村文化振興。提升南疆四地州全民科學素質,重點做好《科普大篷車》電視欄目編審工作。已完成104期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科普大篷車》電視欄目的編譯、審核工作,以及向各地州縣市發放漢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三種語言的《科普大篷車》電視欄目各52期。以科普帶動鄉村文化發展,推動科普力量重心下移,充分利用科普大屏、科普畫廊、科普宣傳欄等科普設施,將優質農村種養殖技術方面的科普文化送達農民,不斷提升農民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素質,豐富農民群眾文化生活。

結合“訪惠聚”駐村工作,直接參與鄉村振興實踐。投入726萬元,積極深入新疆南疆基層開展“訪惠聚”駐村和第一書記工作。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21場次,開展巡診問診80余人次。圍繞“訪惠聚”駐村工作,在民豐縣安迪爾鄉開展技術培訓39場,受益群眾2815人次。組織甜瓜種植專家開展技術指導,今年種植甜瓜8000畝,一畝地最高賣到4000元。支持洛浦縣第一書記駐村點發展特色種植養殖,養殖尼雅黑雞3.52萬只,平均每戶直接增收1890元。幫助當地成立6個養牛合作社,覆蓋598戶貧困戶。

2022年,新疆科協將緊緊圍繞貫徹落實十九屆六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自治區黨委十屆二次全會精神,結合自治區實際,學習借鑒科技志愿服務助力鄉村振興“蘭考模式”,重點從六個方面扎實推進新疆的科技小院創建工作、農技協組織建設工作以及科技志愿服務工作。

服務全民科學素質提升。一是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充分發揮好農技協、農村科普示范基地、農村科普帶頭人、科普惠農服務站等作用,圍繞科技培訓、農技服務、就業指導、農村科普等方面扎實開展工作,引導優質科技資源向基層集聚。二是持續推動區、地科協制作科普圖書、科普折頁、科普掛圖等科普資源,利用科協信息網絡、新興媒體開展鄉村振興政策和相關知識宣傳。組織編印全民科學素質培訓教育“口袋書”500萬冊,面向五類人群,發物到基層,實現進農村、進家庭、進校園。三是推動“科普中國”“雙語科普視頻”在基層的落地,大力推進科協科普信息化網絡建設,豐富涉農科普內容,更有效發揮科普大篷車的“科普輕騎兵”作用,以“普及新知識、推廣新技術、倡導新生活”為切入點,廣泛開展“健康文明生活”、“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宣傳教育,提升廣大群眾,特別是各族農民的科學素質,把科學知識轉化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和現代農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加強科技志愿服務工作。充分發揮全疆已注冊2.98萬名科技志愿者和1590個科技志愿服務組織作用,以籌建“新疆科技志愿服務協會”的新舉措,創新科技志愿服務管理新的治理模式。支持經費60萬元,強化協會牽頭抓總,規范科技志愿服務平臺注冊管理,利用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平臺,積極團結和組織已注冊志愿者和科技志愿服務組織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貼近生產生活、契合群眾需求的科技志愿服務活動。重點抓好當前以“科技之冬”為載體的科技志愿服務,啟動今冬明春“科技之冬”培訓活動,提供80萬元資金,組織40個專家服務團下鄉開展各類科技志愿服務。

夯實基層農技協組織建設。發揮新疆農技協聯合會第四屆理事會的作用,一是加強基層農技協組織建設和優化體系運行,結合地州縣市的主導產業發展實際,創新開展“自治區農技協聯合會縣市分會/協會”的搭建工作。全面清理和規范發展現有基層農技協組織,發揮自治區農技協聯合會組織優勢,帶動和培育各類基層農技協發展壯大。二是明確農技協的任務和作用。要充分認識農技協作為科協的一支重要科普力量,在農牧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和開展農村科普工作,特別是在提高農牧民科學素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三是要加強農技協組織建設。縣(市)科協要圍繞當地主導產業,積極引導農村科普帶頭人、致富能手參與或組建專業技術協會。同時,因地制宜,走多元創辦的路子,依托企業、合作社創辦農技協組織,形成“農技協+企業+合作社+支部+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不斷壯大農技協組織隊伍。四是要加大對農技協的指導、管理和服務力度。科協作為聯系農技協的群團組織,在組織農民學習、應用創新的科學技術、推進農業化、產業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各級科協幫助協會建立完善的管理運行機制,加強協會黨的建設,增強農技協的凝聚力。五是要加強縣鄉級科技服務隊伍建設。組建一支由專家、農村實用人才為骨干的科技服務隊伍,以農技協為依托,定期開展點對點、面對面、手把手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把農技協辦成提高農牧民素質和技能的“培訓學校”。

持續抓好科技小院創建。把農技協和“科技小院”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切實提高邊遠少數民族群體科學素質和科技實用技能水平,服務鄉村振興。2022年擬新申報創建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20家。一是圍繞各地州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按照“推廣一項技術、發展一項產業、建好一個協會”的工作思路,積極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大力發展精品果業、綠色蔬菜、特色經作、現代養殖、休閑農業、加工物流等農業主導產業,著力打造一批特色“科技小院”。二是圍繞種植、養殖、加工、農村物流、電子商務等產業,以“科技小院”為主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領辦人和骨干為重點,整合科協各渠道培訓資源,分類型、分層次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養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現代農業經營者隊伍。三是統籌發揮科協自身優勢和力量,開展“科技志愿服務”活動,協調組織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涉農專家,組建科普志愿者隊伍,深入基層一線,為群眾提供產業規劃、技術指導、技能培訓、行業分析等服務。

服務自治區主導產業發展一是圍繞“穩糧、優棉、強果、興畜、促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戰略,重點做好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確保糧食安全等工作目標,開展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專家服務行動。二是緊盯自治區“十四五”重點發展產業規劃,圍繞“十大產業”中的林果、農副產品加工、馕、葡萄酒、旅游等,特別是棉花、農業信息化、草業、肉牛等重點產業發展,不斷加大課題申報和組織專家開展應用研究和推廣服務力度,切實推動解決“卡脖子”產業技術難題。三是及時與新疆農業大學草業與環境科學院、動物科學院、農科院園藝所、經作所、綜合試驗場、畜科院相關研究所持續溝通聯系,進一步充實專家服務團隊,做好科協專家庫建設工作。

做好鄉村幫扶試點工作。開展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定點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把“科創中國@新疆”工作與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層工作結合,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村,體現科協特點、科普元素。動員科技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參與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積極開展鄉村振興特色人才培訓、特色產業技術服務等幫扶活動,推動解決鄉村振興科技難題。重點抓好安迪爾鄉開西木庫勒村和阜康市九運街鎮五運中心村兩個村的幫扶試點工作。


責任編輯:桑格林 審核:趙衛軍

新疆科協農技中心 供稿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 99re最新地址精品视频|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国产精品福利网站导航|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国内精品自线在拍2020不卡| 国内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陈冠希| 国产精品宅男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成人影院|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精品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 老司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广告|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影院| 91精品视频播放| 午夜精品美女写真福利|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yuojizz|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