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處隔離點一共有13名“下沉干部”。他們分別來自自治區科協、自治區殘聯、自治區司法廳、天山區東泉路街道辦事處。10月20日,13名干部接到下沉命令后,以最快速度前往隔離點就位。10月22日,隔離點臨時黨支部正式成立,一個為群眾服務的“紅色堡壘”就此筑起。
11月14日22時左右,新疆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新泉街的一處隔離點。密實的防護服抵不住初冬的寒氣,院子里,五個身影疾步前行。
“一批物資馬上就要到門口了,立刻卸貨,消殺,搬運。”五名來自不同部門的下沉干部——天山區東泉街道干部閆勇,自治區科協干部賽米江、魏倩和梅睿,自治區殘聯干部木巴熱克,接到隔離點臨時黨支部的指令。
加上他們,這處隔離點一共有13名“下沉干部”。他們分別來自自治區科協、自治區殘聯、自治區司法廳、天山區東泉路街道辦事處。10月20日,13名干部接到下沉命令后,以最快速度前往隔離點就位。10月22日,隔離點臨時黨支部正式成立,一個為群眾服務的“紅色堡壘”就此筑起。
“疫情面前,我們不沖誰沖,我們不帶頭誰帶頭?”自治區殘聯下沉干部、臨時黨支部組織委員阿布哈提說,在臨時黨支部成立之時,黨支部就對所有黨員干部提出要求:做暖心事,說暖心話,戰勝一切困難,解決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
從10月21日開始,隔離點陸續來了一些學生。為了保證學生們在隔離期間依舊能夠正常上網課,隔離點專門設立“網課教室”。
得知不少學生還要參加期中考試,自治區司法廳下沉干部、臨時黨支部宣傳委員陳磊立刻上報給臨時黨支部。
臨時黨支部立刻作出安排:“第一,對接送餐公司,要求考試期間,提前30分鐘提供早中午三餐,保證飯菜質量,營養均衡。第二,盡快多騰出房間,進行消殺,供學生們考試。第三,保持安靜的環境,讓學生們安心考試。”
為了消除隔離人員對新冠病毒的恐慌情緒,自治區科協調來三個科普大屏,滾動播放58個“新冠病毒”相關預防和康復科普知識視頻。
一名下沉干部的會議記錄本上寫著這樣的指令和要求:對接專業心理醫生,請他們前來進行心理疏導;進行音樂放松法;提供“一對一”的心理疏導服務;盡最大能力幫助隔離人員緩解心理壓力。
“一切為了群眾,為了一切群眾。”他們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句話。閆勇悄悄躲起來,給自己打一針胰島素,繼續忙碌;木巴熱克躲在廁所里告訴年幼的孩子,疫情結束,爸爸就回去了……
一位隔離人員在微信里寫道:看著他們穿著包裹嚴實的隔離服跑上跑下,一刻不停歇。一會兒修暖氣,一會兒通下水道,一會兒搬運,一會兒送藥送飯。真的很辛苦,咱們大家多愛護點衛生,讓他們輕松點吧。
夜風越來越大,越來越冷。11月15日0時35分,五名下沉干部終于把運送過來的物資搬完了。工作群里又傳來一條新信息:二樓有群眾說房間不熱,馬上安排人去看看暖氣,并且送床被子上去。”
夜已深。1時30分,臨時黨支部研究完賽米江遞交入黨申請書議題,緊接著又召開工作協調會。新一天的任務又來了……(丁洛)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桑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