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忙碌過后的魏倩剛趴在桌子上準備瞇一會兒,手機不停來信息的振動和鈴聲把她嚇得一激靈,趕緊點開手機微信群。
魏倩是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一名干部,下沉至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新泉街的一處隔離點,主要負責隔離點內的衛生保潔工作。

11月9日,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干部魏倩進行衛生間保潔工作。梅睿攝
微信群內,一條條信息不斷彈出。
“四樓的兩位姐姐特別好,每天打掃衛生間和洗漱間,衛生很干凈!讓我們大家用起來舒心多了!”
“謝謝下沉管理我們的干部,他們很辛苦,態度特別暖心有耐心,謝謝你們。”
不知從何時起,隔離點的13名下沉干部把手機鈴聲調到最大,生怕錯過隔離人員的任何一個電話和信息,看見微信群里大家的表揚,魏倩眼睛禁不住有些濕潤。
10月31日,正在搬運物資的自治區殘疾人聯合會干部木巴熱克·艾合麥提接到一條隔離人員的求助信息:明天中午2點,有個視頻面試,對我很重要,能不能幫我找一個空房間?
木巴熱克日常主要負責搬運生活物資、處理生活垃圾、消殺公共區衛生,不掌握房間信息,他趕緊將此事匯報給隔離點的臨時黨支部。在臨時黨支部的協調下,自治區殘聯干部何東庭與自治區司法廳干部梁玉秀立刻帶領兩名工作人員快速騰空一間房,調試好網絡信號,一條安慰信息也隨之發出:“房間已經安排好,放心吧,明天你可以準時面試。提前祝賀你面試成功。”
此后,這間房再也沒有閑下來。
11月2日,又有隔離人員到來,他們中有學生,每天都要按時上網課,而隔離點的這一間房,無法保障多個孩子同時上網課。
自治區科協干部賽米江·薩迪爾接受了這項任務,經過多方聯系、協商,將這部分學生和學生家長,全部轉移到有條件上網課的隔離點。那間空出來的房間,從此也成為臨時“網課”教室。
隔離點有十幾名工人,即將解除隔離了,他們居住的小區卻調整為高風險區。自治區殘聯干部錢濤負責作解釋工作,他說:“解除隔離后,你們暫時無法回去,但放心我們會重新安排,解決好你們的后顧之憂。”隨后,自治區殘聯干部杜炎飛申請解決這些工友的一日三餐,并按照防疫要求,為工友進行核酸檢測,符合條件后第一時間送工友返回小區。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桑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