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5月7日,由自治區科協主辦,自治區科普活動中心、自治區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承辦的2022年新疆青少年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骨干教師交流活動在線上順利舉辦。來自全區14個地州市的1385名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和科技輔導員參加了線上交流活動。

本次交流活動特別邀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秦曾昌、清華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龔超、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五中劉學瑞、北京市第二中學高凱及未來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仇鼎宸 、研究員徐昊涵等六位國內專家分別以“從有限計算到無窮想象”“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體系構建與探究”“python創意編程賽項評審規則解讀”“Python創意編程獲獎作品賞析與輔導經驗分享”“智能設計賽項評審規則解讀”“Arduino獲獎作品賞析與輔導經驗分享”“圖形化編程賽項評審規則解讀”“基于圖形化編程學習人工智能教學案例”等為題,通過人工智能教育基礎理論、課程案例分析、評審維度講解、編程語言實操等,分享了他們的實踐探索經驗。六位老師多次擔任“全國青少年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評委和技術指導,長期從事人工智能教育,對少兒編程、信息學奧賽、人工智能有著獨特見解。學員和主講教師不斷地在線上交流互動,享受了一場場精彩連連的學術交流盛宴。
此次交流活動,為自治區創意編程和智能設計骨干教師搭建了一個充分交流、提升技能的平臺,受到了各地科技輔導員的廣泛好評。參訓學員紛紛表示,本次交流培訓信息量大,內容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對指導中小學校開展校外科技教育活動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今后將把學到的知識、技能以及思維方式應用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之中,在培養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后備人才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的時代背景下,舉辦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交流活動,既是推進科技輔導員自身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發展趨勢,也是通過學習交流,助力人工智能后備人才培養,全面提升青少年信息素養,推進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全方位、廣領域、深層次開展的具體舉措。今后,自治區科普活動中心將加大開展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活動力度,構建跨界集智、開放融合的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生態體系,以豐富多彩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推進科技教育資源與創新成果融合發展,助力“雙減”落地生效。
責任編輯:曹琳哲 審核:趙衛軍
科普活動中心 井曉亮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