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至16日,自治區科協組織自治區人民醫院、新疆農業大學、自治區疾控中心等單位多行業、多學科專家一行16人與巴州科協、庫爾勒市科協、尉犁縣科協、博湖縣科協、焉耆縣科協、和碩縣科協聯合開展2022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科技志愿服務系列活動。
自治區科協一級巡視員米寧在科普大篷車聯盟成立暨自治區科協、巴州科協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科技志愿服務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強調,科技創新有賴于公眾科學素質的提升,科學普及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方式,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講好科學故事,倡導文明理性”工作理念,進一步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加強科學技術普及,扎實推進全民科學素質提高,為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保障和智力支撐。

活動以鄉村科普館為載體,通過科普展板、互動展品、機器人表演等形式,為村民們送上內容豐富的科普宣傳,深受當地青少年的喜愛,在各族青少年的心里播下了熱愛科學的種子。活動中還為村民們發放了《知識與力量》科學普及雜志共計1000冊,洗衣粉、香皂、牙膏牙刷等改善衛生條件的物品1400份,口罩、消毒濕巾等疫情防控物品1200份,價值約為5000元。11歲的帕提曼·奧斯曼說:“參加這次活動真的收獲很多,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我今天用3D打印筆畫了蘋果和櫻桃,激發了我對科學的知識的渴望?!?/p>

為提升基層農牧民科技文化素質,培訓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牧民,自治區科協邀請新疆農業大學林學與園藝學院教授何天明、秦勇,新疆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學院黨委書記賽福丁·阿不拉,先后在10個村、5個種養殖大戶、2個種養殖基地,開展科普講座和科技推廣技能培訓兩大類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村民們在香梨種植、科學飼養牛羊及品種改良、設施農業種植管理技術、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答疑解惑,受益人數達2萬人。前來參加養殖培訓的沙依力克村養殖戶托乎提·吐爾地表示,自己有400多只羊,今天聽專家講解學到了很多知識受益匪淺,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養殖誤區,今后要科學養殖努力提高自己的收入。

布魯氏菌病是巴州鄉村地區較為典型的地方病,此次自治區科協科學謀劃,特別邀請自治區疾病預防中心寄生蟲病與布魯氏菌病防治所的專家木合塔?艾山為村民們講解了布魯氏菌病和包蟲病防治知識,發放了雙語版預防布魯氏菌病知識宣傳掛圖500冊?;顒蝇F場,村民們在聽完知識講座后積極參加由自治區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徐曉燕,干保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王紅梅,口腔科主治醫師麥麥提依明·哈力克、婦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陸萍等專家組成的醫師團開展的現場義診活動。和什力克鄉柳林村76歲的村民文淑珍聽到自治區的醫生來家門口義診,早早地過來排隊,她對記者說:“我們不用特意去烏魯木齊也能得到自治區大醫院的醫生們的現場義診,真的太感謝黨和政府了?!贝讼盗谢顒蝇F場義診人數共計1200余人。

自治區科協農技中心主任說:“這次活動通過三級科協搭臺的形式,特邀各領域專家為當地老百姓提供農業技術發展方面的培訓和講座,提高他們的種養殖能力。同時,為當地畜牧養殖、香梨種植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指導和咨詢。對各族群眾的健康需求,通過開展現場義診服務,增強了各族群眾的健康保健意識?!?/p>
據了解 ,此次系列活動先后在庫爾勒市和什力克鄉下和什力克村科普館、巴州金富特種紗業有限公司、阿克蘇普鄉優化整合示范村科普館、古勒巴格鄉阿克其開村科普館、塔溫覺肯鄉哈爾恩根村科普館、烏蘭鄉烏圖阿熱勒村科普館、七個星鎮文化廣場、北大渠鄉民族團結廣場、曲惠鎮老城村、塔哈其鄉阿爾文德爾文村等地開展。
自治區科協將持續發揮科協內部科普資源,并組織協調各個單位、醫院、科研院所、高校的專家,赴全疆各地州邊遠鄉村地區開展內容豐富的活動,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補齊發展民生和精神短板,有效提升我區群眾科技文化素質,推進農牧業科技轉化,提高農牧業生產經營水平和效益,促進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讓村民們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任編輯:桑格林 審核:趙衛軍
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 吾提庫爾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