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有農藥殘留,不敢吃?”“復原乳是假牛奶?”“蘑菇有重金屬,不能吃?”……10月30日,由自治區黨委網信辦指導,自治區科協主辦的“辟謠講堂”活動在新疆科協會堂舉行。
本次活動以“‘食’刻守護 健康未來”為主題,聚焦食品安全領域網絡謠言,邀請新疆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新疆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潔、新疆九鼎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測實驗室主任劉蓓華、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正高級實驗師張紅艷3位專家,圍繞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果蔬農藥殘留的真相以及日常飲食中的誤區等社會公眾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現場向觀眾辟謠,并通過生動有趣的科學實驗、有獎競答等形式與觀眾開展互動,共同探討如何吃得安全、吃出幸福。

科學是最好的謠言“粉碎機”。近年來,“偽科學”“謠言”內容充斥網絡,反復進入公眾視野,令人難辨真假。要讓網絡謠言沒有“藏身之所”,需要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及時站出來,用事實擊敗訛傳,用科學擊碎謠言。2024年10月起,自治區科協積極組織動員科技專家、科研人員開展辟謠活動,圍繞營養健康、飲食安全等公眾認知誤區,先后開展兩期科學辟謠活動,吸引了130余名社區居民和學生參與。專家們從科學原理、技術可行性以及實際效用等多個角度,深入剖析謠言真相,為公眾提供科學的健康指導。第一期“健康修煉手冊”辟謠活動系列短視頻在各網絡平臺瀏覽量達60萬次。

下一步,自治區科協還將針對更多社會熱點謠言事件,及時開展線下辟謠活動,回應社會關切,進一步提升公眾的科學素養,營造自覺抵制網絡謠言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蘇比努爾·吐爾地
信息中心 蘇比努爾·吐爾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