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是第七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全國上下以“點亮精神火炬”為主題,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召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中國醫促會的倡議和自治區科協、新疆醫科大學、新疆理化所等單位的精心組織下,啟動“一帶一路 健康新疆”華夏院士行活動,舉行“華佗工程”公益基金捐贈儀式,點亮西部生命之光。來自醫藥健康領域70余位院士專家、中亞五國代表、中國醫促會領導及專家、自治區相關廳局領導、院士隨行專家、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新疆科學家精神宣講團專家、新疆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代表、自治區級醫學界學會理事長、自治區衛健委及其所屬醫院、新疆醫科大學及其附屬醫院、新疆醫藥科研院所、新疆醫藥企業等代表近700人參加了開幕式。

本次活動由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共同舉辦,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協、新疆醫科大學、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健委承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烏魯木齊市科協、新疆深圳離岸創新中心協辦。
2023年新疆“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活動的主題是“點亮精神火炬”之“點亮西部生命之光”。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團結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國情懷、勇于創新爭先,爭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匯聚引領發展、驅動復興的不竭動力。
活動對廣大科技工作者寄予殷切的希望: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厚植家國情懷,點亮精神火炬。深學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砥礪科技報國的初心使命。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矢志創新爭先,勇攀科技高峰。圍繞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建設等重大戰略需求,聚焦科技攻關,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索新路徑,多出高水平原創性成果。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加強合作交流,激發創新活力。積極參與“華夏院士論壇”、6場國際學術交流活動、10場全國性學術論壇。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熱愛科學傳播,提升全民素質。發揮科學文化“潤物無聲”的作用,加大科學普及“去極端化”工作力度,向各族群眾講好科技故事,倡導文明理性,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
活動對2022年“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馬依彤,“典贊·2022科普中國”十大科普人物阿地里·阿不都熱合曼,第十七屆全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喬慶慶、劉洪濤等先進科技工作者頒發證書。
活動向新疆科學家精神宣講團成員頒發聘書;向新疆和碩縣馬蘭紅山軍博園等10個新疆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授牌。通過充分發掘和利用科學家精神教育資源,鼓勵社會力量大力弘揚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內核的科學家精神,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的濃厚氛圍。
會上,新疆科協與中國醫促會簽訂高層次人才培養協議。新疆科協攜手中國醫促會,充分發揮醫促會60余位兩院院士科學家隊伍、104個二級分會、以及遍布7大醫學領域的十余萬會員的作用,以“名家、名獎、名會”為戰略指導,運用“華夏醫學科技獎”“華夏院士論壇”“華佗工程”為主的金色品牌,建立中國醫促會醫學領域院士專家團隊與自治區首批高層次領軍人才合作培養機制,為新疆培養一批高層次醫療健康領軍人才團隊,形成一批醫療健康學術成果,攜手中亞五國專家深入新疆各地開展醫療衛生交流合作,為新疆衛生事業創新發展獻智獻策。
會上,舉行了“華佗工程”聽力健康捐贈儀式。中國醫促會、北京中康聯公益基金會向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自治區人民醫院、和田地區人民醫院、伊犁州友誼醫院、哈密市中心醫院、喀什第一人民醫院六所醫院、田地區民豐縣和墨玉縣捐贈智能測聽設備6套,人工耳蝸200套,幫助邊疆民族地區開展患者援助。
之后,召開“一帶一路 健康新疆”華夏院士論壇——第372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中國醫促會會長韓德民院士,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醫藥學部副主任董家鴻院士分別做《數字醫藥健康新時代》《區域智慧健康醫療體系》的主旨報告。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阿吉艾克拜爾·艾薩與韓德民、楊寶峰、叢斌、姜保國院士;新疆醫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衛健委改善醫療服務突出貢獻工作者楊新玲與董家鴻、林東昕、徐兵河、蔣建新院士分別舉行兩場“一帶一路 健康新疆”院士高峰對話。
本次院士行活動從5月30日開始,70余位醫學界院士專家來疆舉辦九場高端醫療學術論壇,奔赴喀什、阿勒泰、和田三地州,圍繞診療標準化示范、中草藥產業建設、典型地方病診療流程、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等進行調研指導,與地方開展合作洽談。6月3日自治區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將舉辦懇談會,屆時,自治區領導將與院士專家共同交流咨詢。
責任編輯:桑格林 審核:王婷婷
調研宣傳部 馬永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