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自治區科協不斷創新科學文化傳播方式,通過構筑新格局、探索新模式、打造新平臺,積極探索科技助力“文化潤疆”工程的有效路徑,著力夯實全區各族群眾科學文化素質基礎,為推動新疆高質量發展提供文化支撐和科技動力。
構筑科學文化傳播新格局。啟動實施“講科學 愛科學 學科學 用科學”欄目項目,成立由592名科普專家組成的“專家庫”,策劃“解讀國家戰略、剖析前沿科技、宣傳科學人物、普及應急知識、澄清科學謠言”等科學欄目20個,先期啟動《絲路寶藏說》《智惠農業觀察》《考古公開課》等5個欄目的開發制作,并在人民網、抖音、今日頭條及各級融媒體中心平臺播出,著力講好新疆“科學故事”與“科學家故事”。
探索科學文化傳播新模式。面向全國各行業領域征集科普微視頻、微動漫、紀錄片等原創作品1000部,通過抖音、微信視頻號等網絡平臺持續播發,激勵公眾參與科普創作,推動形成“全民參與 共享科普”的工作新模式,讓現代科技文明理念走進千家萬戶,用科學文化之風,驅散“宗教極端思想”之霾。
打造科學文化傳播新平臺。以“9·18全國科普日”為契機,與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新疆報業集團、新疆廣播電視臺等53家媒體單位聯合成立新疆科學文化傳播協會,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國防部原發言人楊宇軍、網紅達人“我是小魔”等30名科技工作者、網絡達人作為新疆科學文化傳播大使,講好“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新疆科學故事,通過各類媒體宣傳報道新疆科技領域重要會議、重大活動達1萬余篇,傳播量超2億人次,全面提升科學普及傳播力和影響力。
責任編輯:桑格林 審核:石本兵
科協辦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