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科協黨組
4月2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召開科技創新大會,這是一次科學的盛會,吹響了“十四五”新疆進軍科技創新的號角。自治區科協黨組學習貫徹會議精神,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新使命新擔當,不斷探索新發展格局的路徑選擇,努力在科技創新工作中找準著力點、實現新突破,展現科協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加快優化學會布局,服務自治區創新體系建設
圍繞自治區科技創新體系優化學會布局,提升科技社團組織優勢和服務能力,筑牢服務科技創新的基礎。
布局一批新型學會。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智慧農業等前沿領域培育五大學會聯合體,搭建五個學會與企業創新平臺。增加20家學會,不斷擴大學會組織規模。
打造一批學術交流品牌。鼓勵和支持學會圍繞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領域,打造“新疆科協會堂論壇+院士”、學科領軍人物專題講座的精品學術交流活動。圍繞79個全國主題活動日,開展學術交流和科普活動。創辦新疆首屆院士論壇,辦好新疆青年學術年會暨青年博士論壇品牌學術活動。
構建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平臺。利用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和首屆新疆亞歐數字經濟博覽會契機,充分發揮外籍院士專家作用,舉辦外籍專家論壇、外籍院士創新合作發展論壇等活動,支持國際科技組織在新疆舉辦高水平國際會議,辦好2022油氣勘探與開發國際會議、第三極地區冰湖潰決風險研究國際峰會。聚焦氫能、儲能、生物醫藥、種質資源、“雙碳”等領域,引導學會參與中亞及周邊國家科技合作交流。
推動“科創中國@新疆”建設,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
聚焦產業集群科技創新中心、高新技術園區、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等開展“科創中國@新疆”試點,服務自治區重大戰略區域布局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快構建產學研融合創新聯合體。推進建設專家技術服務團、技術經理人隊伍、投融資聯合體等。依托“天山科技云”信息服務平臺,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問題庫”“項目庫”“人才庫”。推動各類創新要素精準對接,促進科技項目合作和交易,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有效服務。聯合國家級學會組建科技專家服務團,為地方產業解決發展中的關鍵共性問題。依托中國藥學會專家服務團幫助企業引進吸收消化國內外制藥新技術、新方法,依托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專家服務團助力新疆風電機組核心軟件開發,實現產業化應用落地。
深入開展創新創業創造活動。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以組織賦能、共享合作帶動創新資源有序下沉,幫助企業解難題、促轉化、助創業,增進各類創新資源協同互動。舉辦新疆創新方法大賽、雙創活動周系列活動。開展雙創培訓、創新工程師培訓、企業創新達人評選和知識產權服務活動。舉辦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活動,展示最新創新創業成果,推介優秀創業團隊。
持續開展科技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完善科技社團參與幫扶合作機制,動員自治區學會組建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開展鄉村特色產業人才培訓和科技服務,打造一批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示范村。培育一批科技致富帶頭人,認定一批農牧民高級技師。推動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轉型升級,積極創建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引導科技人員深入一線服務“三農”。
打造科技創新智庫體系,提升科學決策能力水平
發揮科技群團柔性智庫優勢,集聚科技工作者群體智慧,創新決策咨詢研究方式,全面提升決策咨詢建議的質量水平,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決策。
完善科技特色柔性智庫體系。推動建立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新疆研究院,服務區域戰略部署與創新發展,構建以學會、高校科協、企業科協為主體的科協特色柔性智庫網絡。聯動自治區專家顧問團,聘請兩院院士及知名專家、學科帶頭人,成立決策咨詢專家委員會,組成一支規模適中、結構合理、戰略化、專業化的高端戰略決策咨詢團隊。
開展重大戰略決策咨詢研究。圍繞國家和自治區科技創新戰略布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開展新疆現代農業發展體系、衛星資源應用帶動信息產業升級、新材料產業發展技術路線圖、“雙碳”目標下儲能技術、新能源產業發展技術路線圖等13個決策咨詢項目戰略研究,形成一批標志性決策咨詢成果。持續開展“天山南北院士行”、院士專家企業行等主題科技活動,匯聚院士專家高端智慧,為黨委和政府提供具有前瞻性、高質量的決策咨詢建議。
推進決策咨詢成果轉化運用。發揮好科技工作者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政議政作用,通過人大議案、政協提案等推動有重大政策影響的咨詢成果轉化為政策舉措。暢通溝通交流渠道,開展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困難訴求,為黨和政府制定科技人才政策提供依據。
搭建科技人才成長平臺,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也是科技創新的根本所在。充分發揮科技群團橋梁紐帶作用,通過105家自治區學會(協會、研究會)服務凝聚廣大科技人才,當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
強化對科技創新人才的支撐服務。做好自治區人才引進天池計劃、院士后備人才培養計劃。推動實施“青年人才托舉工程”,資助學會參加國內外各類學術交流活動,促進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加大科普人才培養力度,優化科普人才結構,建立完善科普人才激勵機制。加強企業工程師隊伍建設,聯動企業、園區科協組建工程師學會,形成工程師培養合力。
營造尊重科技人才的社會氛圍。積極推薦優秀科技人才參選參評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創新爭先獎、杰出工程師獎、中國女科學家獎、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轉化獎等。持續開展自治區“青年科技獎”“科學技術普及獎”“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等評選表彰宣傳活動,鼓勵和支持科技社團開展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項,推動科技社團獎項和政府獎項有效銜接,形成人才脫穎而出的激勵機制和人才輩出良好環境。
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深入開展“自立自強、創新爭先”行動,激勵和引導科技人才爭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創造者、建設科技強國的奉獻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踐行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認定一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在全疆舉辦“科學家精神耀天山”巡展、百館千場萬人科學家精神宣講、科學家天山南北校園行報告會、“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報告會等活動。開展《我和新疆的科技事業》系列報道和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持續開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激勵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獻身科學、扎根邊疆。
全區科協組織將以自治區科技創新大會的召開為新起點,進一步拓展新發展階段“四服務”職責使命,為全面建設創新型新疆、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匯聚磅礴科技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桑格林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