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兵河在與新疆醫護人員座談中認為,臨床醫生做臨床研究更具優勢,一位優秀臨床研究者首先必須是優秀的臨床醫生。

7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兵河為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自治區腫瘤醫院)醫護人員授課。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高旭攝
7月18日至19日,由中國工程院、新疆科協聯合組織的“院士新疆行”醫學調研組的院士、專家們來到自治區人民醫院、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自治區腫瘤醫院)調研。
在自治區人民醫院,院士、專家們先后參觀調研了高血壓診療中心、呼吸與危重癥醫學中心和乳腺甲狀腺科,對醫院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給予了肯定。
在與該院乳腺甲狀腺科醫護人員座談中,就青年醫生科研能力不足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兵河說:“很多人都覺得,臨床醫生做研究很難,特別是在基層醫院。其實不然,臨床醫生做臨床研究更具優勢。”
臨床醫生為什么要做臨床研究?在徐兵河看來,臨床醫生更容易在臨床實踐中發現沒有解決的問題,并將問題轉化成科研課題,讓研究成果惠及患者。和做基礎研究不一樣,臨床醫生可以直面患者、直接觀察、積累經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位優秀的臨床研究者,首先必須是優秀的臨床醫生。

7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東昕為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自治區腫瘤醫院)醫護人員授課。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高旭攝
在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自治區腫瘤醫院)參觀調研時,應醫院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東昕、徐兵河分別從腫瘤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兩方面,為醫護人員授課。
林東昕建議,引導臨床醫生參與科研,從醫院到科室,要建立相關激勵制度,通過各種途徑對青年醫生從事科研給予扶持。同時,要培養科主任的科研意識,“只有科主任愿意去做研究,才能帶動科室醫生做研究。”
林東昕還建議青年醫生要根據實際情況申報科研項目,從小到大,從易到難,除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還應多了解國家在醫學科研方面設立的其他資助項目。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桑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