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新疆科協指導、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主辦的“新疆科協2025年百會萬人下基層”系列培訓活動在阿克蘇阿瓦提縣和克拉瑪依市小拐鄉舉辦。活動聚焦土壤改良與棉花高產技術,邀請學會常務理事、石河子市金草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劉宏平擔任主講,兩地農業企業、合作社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種植戶代表共計300余人參與。
主旨培訓:精準把脈問題,科學賦能生產。在阿克蘇阿瓦提縣三河鎮培訓會上,劉宏平以“新疆棉花高產關鍵技術與土壤改良”為題,系統分析了制約棉花高產的核心問題,指出土壤板結、鹽堿化、咸水灌溉及重茬藥害是導致僵苗低產的主要因素,同時基于南疆近兩年的成功案例及2023年秋季301份測土數據,提出了“因地施策”的高產方案。克拉瑪依小拐鄉培訓會上,圍繞區域突出問題——沙性土壤、咸水灌溉及春耕技術瓶頸等問題,通過培訓講解了“全苗保全”與“兩腳油門”協同管理策略,并通過案例分析,提出通過優化水肥配比和小流量滴灌技術,在干旱條件下實現穩產高產的目標。
互動交流:凝聚共識,共謀發展。培訓中,來自各農場代表與參訓人員展開討論。學員們表示,“兩腳油”理論與滴灌技術深度融合,為應對工作中的問題提供了新思路,未來將推動技術落地,助力穩產增效。
實地考察: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會后,學會代表分別赴阿瓦提縣鹽堿化棉田及小拐鄉典型地塊進行實地調研。通過現場取土測試、問題診斷,針對性提出土壤改良方案,并承諾與兩地建立長期技術合作,共同提煉可推廣的“土壤修復+高產種植”技術體系。
展望未來: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參訓人員一致認為,土壤改良與精準施肥是突破棉花生產瓶頸的關鍵。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化“百會萬人下基層”行動,推動產學研結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新疆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科技動能。
責任編輯:蘇比努爾·吐爾地
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 石河子市金草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