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地球上會有巍峨山脈、廣袤高原與深邃海溝?巨大的高差從何而來?我們又該如何深入探究這些自然奧秘?”
2025年2月19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中學禮堂內,這些問題迅速點燃了同學們的好奇心,現場氣氛熱烈而專注。而為全校師生作科普講座的老師,正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分黨組書記、院長,地質學家肖文交。
巍巍雪山,茫茫戈壁,新疆艱苦的環境給探索者帶來了極大挑戰。對于沉積大地構造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肖文交來說,這片荒涼外表下蘊含豐富科學寶藏的土地是他這一生逐夢的沃土。在這里,肖文交做了大量地質科學研究工作,帶領團隊取得了中亞大陸演化等方面重要成果,為新疆礦產資源勘查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撐。如今,培養年輕學者、投身科普工作、推動科研成果轉化,他正在新疆的地學殿堂里繼續逐夢。
1967年12月,肖文交出生于湖南省漣源市。1989年7月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地質學專業并獲地質學專業學士學位,1992年7月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院獲構造地質學專業碩士學位,1995年秋獲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沉積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2019年,肖文交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6年夏天,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的肖文交第一次來到新疆,翻越天山到西昆侖開展野外科學考察。從那時起,前往新疆野外考察幾乎成了他每年的“必修課”。
當時的肖文交,已經聚焦中亞造山帶構造格局和大陸增生機制等方面的研究,這些基礎理論的研究,為后來新疆地質找礦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撐。
“我們搞地質工作的,每年要有三五個月在野外考察,進行實地研究與采樣?!毙の慕徽f,新疆地處歐亞大陸腹地,盡管艱苦,卻具有得天獨厚的成礦條件,這樣的地質環境,讓他來新疆工作甘之如飴。
肖文交坦言:“置身于大自然這些高聳入云的雪峰和一望無邊的荒漠,你會感受到一種獨特的孤獨和沉靜,仿佛世界都在你腳下。同時,你也會被大自然的魅力深深吸引,向往、探索、研究這片充滿未知的神奇土地?!?/p>
然而,野外考察往往伴隨著未知的風險。肖文交經常帶隊在昆侖山的高海拔腹地進行科考,面對高原反應和嚴寒酷暑,肖文交從來都不打折扣,為的就是親眼看到最真實、最準確的地質現象,從而獲取第一手資料。
肖文交至今依然記得,早些年和團隊在東天山-北山戈壁考察,返程時車子突然熄火。他們最后把工作用的棉手套都燒了,才得以發動汽車,有驚無險地走出那片戈壁。
多年的奮力拼搏和不懈的堅持,換來的是一次次的理論和技術突破。肖文交帶領團隊,建立了中亞造山帶多重匯聚復式增生模型,搶占國際學術界大陸增生研究的制高點,為在新疆找礦勘查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持。
肖文交坦言:“作為一名地質科技工作者,新疆及鄰區就是自己科研創新的沃土?!痹跀凳耆缫蝗盏难芯恐?,肖文交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西部大地,解決了解剖中亞造山帶過程中的“攔路虎”,論證了長期復雜大陸增生造山作用,豐富了增生造山成礦理論,促進了新疆找礦勘查工作,探索了中亞地區構造-環境-氣候相互作用及其演化機制。
這些研究工作獲得國內外科學家的廣泛認可。通過這些研究,肖文交先后獲得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新疆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新疆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獎項。
獲得一個個沉甸甸的榮譽后,肖文交并未止步。他帶領團隊繼續走入山林,為摸清新疆資源環境發展現狀獻智獻力。
“未來在新疆這片科研沃土上,我將繼續耕耘,為新疆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肖文交同時寄語青年科學家,生逢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要用不懈的創新與追求書寫有價值的人生、成就有高度的夢想。